现在的情况是,送孩子上辅导班有点大势所趋的意思,一年花三五万读辅导班成了基本配置。
稍微算一下,我娃六年级了,光辅导班一项就省下了二三十万!后面还有初中、高中……哎呀妈,送出国都绰绰有余;不想出国,一套房的首付都有了!
当然了,老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视的,也舍得投入。不上辅导班纯粹是觉得没有必要,并不是葛朗台、铁公鸡,纯粹为了省钱。
1、教育首先要出自“仁爱”之心
爱孩子,用心教孩子,才容易带好孩子,才容易教出好孩子!
孩子们都不蠢,老师真心为他,他早晚是知道的。哪个老师好,哪个老师不好,大家多年之后基本上一说都清楚,而且历历在目。喜欢这个老师,就更容易喜欢这个老师上的课,这门课也就学的更好!
如果我们自己都觉得辅导、引导孩子麻烦,而把孩子送到辅导班,那么如何能指望在辅导班里遇到真正发自“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呢?何况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辅导班本就是为钱财而生的教育流水线啊!
每个孩子都是那么特别,都有某一方面的天赋灵性,为什么要把他们送上专为应付考试的流水线呢?
2、辅导班只适合两类人
一种是课内学业“吃不饱”的孩子,他们学习能力很强,求知欲望很强,也就是传说中的“超常儿童”或者说是“学霸”。门门98以上是必须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强烈要求学习,辅导班适合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一种是学习比较落后,但是经过引导或者自己想通,某一天突然醒悟想要发奋学习而又不知从何处着手,辅导班适合他们“快速提高迎头赶上”!
绝大多数孩子的学习属于中等,只要跟上校内老师的节奏即可,毕竟课本都没有学透,“贪多只会嚼不烂”!
3、教育需要因材施教
先贤孔子早就告诉我们教育要“因材施教”,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孩子。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我们与自己的孩子朝夕相处,如果不用心,尚且不能真正了解他们,找不到他们的兴趣特长在哪里,把握不住孩子的资质悟性到底怎样?如何指望辅导班的老师有一双“一见即知”的慧眼呢?
况且,因材施教,需要老师自己有本事、水平高、学问浩如烟海。那种只会一套讲义,十年不变的老师是办不到的。大锅饭、流水线只能教出千篇一律、泯灭慧根!
为什么高知容易养出高材生?家庭教育中潜移默化、因材施教啊。父母的水平决定了孩子的高度。基本上,孩子的成就不会超出父母平均值的“±20%”!所以,天天追着孩子,不如丢下手机,好好提高自己!
4、学习要有学思并重的主动性
学习要思考,要举一反三,要有主动性!
学习是一张主观性很强的事情,只有发自内心、真正投入进去才是有效的学习,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孩子没兴趣,不愿意上辅导班,家长非要强迫,那结果只能是“人在心不在”,效果基本为0,因此考虑是否送孩子上辅导班?一定要也只用问一句“孩子,你愿意吗?”毕竟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体!
做到“学思并重”,不让辅导班也没问题,做不到,上多少辅导班也是惘然,不仅没用,还浪费金钱,浪费精力,更加浪费了孩子天真快乐的童年!还不如撒了欢儿去玩,至少还落下一副健康强壮的身体!
5、教育要鼓励更要有“惩戒”
所谓“严师出高徒”,现在的教育已经没有了“戒尺”,没有了“教鞭”,全都是鼓励,恨不得捧到天上去;全都的哄着供着,求你了把这背了、把这学了,好像学习都是为了家长,不是为了孩子自己。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更有甚者,辅导班老师为了哄好孩子继续报班,花钱买礼物买零食,拿小恩小惠“贿赂”小孩子。孩子们哪管教的好坏,跟着上就是,反正家长出钱报班,有小朋友一起玩,有好吃的就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时候严比宽更难。宽,两眼一闭就好了;而严,是很考验本领的,你必须有本事发现问题,有勇气直面问题,有能耐解决问题。教育过程中有惩戒,才能三观正,以后在大是大非上不犯糊涂!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辅导班弊大于利,而且最重要的是,孩子强烈抵制上辅导班。好吧,咱们亲子相伴,共同成长吧!
原创不易,用心分享!
求评论,求点赞!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交流!
微信:XiangMeiQianXing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