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这么一个段子,说女人就像一列火车,不是逛就是吃,连在一起就变成了“逛吃、逛吃”。这段子虽然带点歧视性色彩,但也算是对 “吃货”幽了一默。
百度了一下关于吃货,度娘是这样解释的,吃货,多指喜欢吃各种美食的人,并对美食有一种独特的向往、追求,有品位的美食爱好者,对食品情有独钟,看到美食就有很大的食欲。
怪不得,现在“吃货”这个词这么流行,如果你说一个人是“吃货”或是“美食控”的话,Ta绝对会猴嗨森。因为,现在这两个词儿已经上了热搜,在说它时你会不由自主地带着几分俏皮还有几分可爱,就好像是在拍着Ta的肩膀、挎着Ta的胳膊,在夸Ta热爱生活、讲究品位一样。
我们不妨坐上时光机,来一个小小的穿越,用不了回到一万年那么久的光阴,也就是十几年以前吧,那时还没有“吃货”这个网络热词,先让我们看一下吃货的前世“饭桶”是个什么样的。
搁在那时候,你若是一不小心说漏了嘴,说谁谁就是一“饭桶”,没准人家会跟你急,就像那句国骂TMD一样伤人自尊呐。遇到涵养好的,也许会给你一个白眼,但心里指不定会想,以后三天都不要理你呢。
若是遇到一些比较有脾气的,比如说,像我这样小皮球一打就跳的人哈,一准会急头白脸地回忿你几句:“饭桶,饭桶咋啦,我又没上你们家吃饭!”
弹指一挥间,也就是那么短短的十几年,过去的贬义词“饭桶”已经被网络文化彻底地给洗白了,变成了今天的中性词“吃货”,这也是基于物质供给相对富裕的前提,要不怎么说改革开放就是好呢!
老一辈或者说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准确地说是在我有限的认知范围内),物质极其匮乏,城里人每个月的米面粮油都有定额,一切都得按照计划来,哪个月若是超支了,下个月就得把裤腰带勒了再勒。
乡下人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地大物薄,注意下是这个“薄”哈,一家五六口子人,一年到头也就从生产队里分得那么点粮食,三根肠子闲了两根半,如果不精打细算胡吃海喝的话,真的得喝西北风去。
在那个人人都盼着能填饱肚子的年代,如果一个人既没什么本事、饭量还特别大,吃了自己碗里的,还望着盆里的和锅里的,光吃不干,当然不讨人喜欢啦,人家不骂你是饭桶才怪。
现在可不同了,只要你喜欢,“吃货”们,只有你没想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的美食体验,前提只有一个,那就是你必须有大把的时间和大把的银两,才能与之匹配!
其实,当一个吃货也没什么不好的。比如说,那天我看见的那名站在黄昏的街头,面对车来人往的洪流,独自奋力地撕扯着一只烤鸭的中年男子,就真的很洒脱!
人到中年,生活如一地鸡毛,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每天都像在奋力地爬坡,疲惫了一天之后,不被时间与空间的束缚,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地大快朵颐,然后就地满血复活。这也算是一种自我疗伤吧?看来,这世间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这句话还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正因为“吃货”们的存在和推波助澜,央视推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寻味顺德》等一批美食纪录片,一横空出世便引起了火爆热烈的刷屏。
那些由诱人美食与各地风情编织而成的色彩斑斓的画面,带我们走近了一段段美味人生的传奇故事,一盘盘活色生香的美味佳肴。画面唯美、代入感很强,让人看着看着便口舌生津,欲罢不能,既过足了眼瘾,也流足了口水。
原来,一道道美食的过去和现在,既有着几代匠人的心口传承,也有着普通百姓的冷暖人生,日积月累,这人间烟火的味道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
继高大上的美食文化之后,现在又流行开了“吃货文化”。当我们把这两个字眼摆在一起时,那种感觉竟然有点像让林黛玉和刘姥姥站在一起拍照片!
当下,“吃货文化”现在正受到一些网络平台和自媒体的热捧。一些视频网站上的“吃播”们,更是通过展示丹麦的龙虾、美国的生蚝等各种各样的食材,还有“好吃到哭”“吃出初恋的味道”等等,五花八门的卖相来圈粉吸金,随之一些吃货指南、吃货地图、吃货攻略的软文和硬文也铺天盖地而来。
仿佛一夜之间,就要把人们都送上那列“逛吃、逛吃”一路狂吃到底的火车。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民以食为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