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
【原文解读】
孙子认为,战争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可不审慎考虑。敌我双方的情况,要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比较利害得失。从政治到自然条件,再到将帅、军法纪律。排在第一位的是“道”,孙子把政治上的优势放在突出位置。
【三国演义故事评述】
曹操的崛起之道
东汉末年,王室衰微,强权人物据守一地,掌握着一方军政大权,各自为政,互相算计,强者扩张,弱者在夹缝中求生存。汉帝被权臣挟持,失去了统领地方诸侯的实力 ,但是在政治上仍有有着地方诸侯所没有影响力。谁控制了汉帝谁就能在各路诸侯的竞争中占有政治优势。
“清君侧”“匡扶汉室”之类的旗号此起彼伏,实际上都是在为自己谋求政治优势。地处西凉的军阀董卓就是打着这样的旗号进京。董卓掌握朝政后, 欺天废帝,肆意妄为,败坏朝纲,这一系列的残暴行为,令朝廷内外的忠义之士欲杀之而后快。然而在董卓的强权与实力面前,那些反对董卓的个人英雄主义者如鸡蛋碰石头,被董卓一一灭杀。唯一逃脱的就是曹操。曹操以献宝刀的名义谋杀董卓被识破后趁机逃出,虽然被董卓通缉,但是其谋杀董卓的举动为忠义之士所敬佩,竟能化险为夷。在父亲的支持下,曹操发矫诏,招募义兵,群发讨伐董卓的檄文,号召各地“扶持王室,拯救黎民”。这一深得人心的振臂一呼,各方响应,十八路地方诸侯往洛阳汇集,结成征讨董卓的盟军。因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政治资本雄厚,袁绍众望所归地成为盟主。由于袁绍缺乏领袖群雄的能力,没有提出能够团结各方的政治纲领,诸侯们各怀异心,在"伐董“中追求各自的利益,不能形成统一协调的军事行动,盟军如风吹云散一般地瓦解了。这虎头蛇尾的“伐董”行动,不了了之,但是,曹操作为召集人,充分展现了超出袁绍等诸强的眼界和胆识。尤其是孤军追击董卓的果敢,壮怀激烈,相比玩内耗的袁绍家族,其英雄气魄更为时人所看重。
董卓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终究成不了气候,被司徒王允用计谋杀。朝廷虽为西凉军李傕、郭汜所把持,但曹操也没再提出“清君侧”行动,接受了朝廷征讨青州黄巾起义的任务。曹操以和招安的方式,一百多天就镇压了青州黄巾起义军,从投降的军队中挑选出精锐建立了“青州兵”,进一步加强了自己的军事力量。曹操功名俱增,威名日重。
于是,曹操在兖州一带招兵纳士,一些名士武人纷纷投至他的麾下。谋臣武将汇集,实力日益增长,曹操在山东兵强将盛。逃至洛阳的汉献帝迫于西凉军李傕、郭汜的追击,宣召曹操辅助王室,曹操接到诏书后,出兵“勤王”,大败西凉军。救驾成功的曹操借口“东都荒废”“转运粮食艰辛”,建议汉献帝移驾许都。惧于曹操的势力,汉献帝不敢不从。从此,曹操以丞相之名专国弄权,善作威福,“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是宦官之后,在讲究名望门第的时代,政治资本不如有四世三公底蕴的袁绍,就连刘备刘皇叔的名头也比宦官之后要响亮得多。在《三国演义》中,以“奸雄”出场的曹操,在逃亡途中仍不忘“鸿鹄之志”。曹操抓住了机会,从镇压黄巾起义中积累功名,在反对董卓的行动中提高名望,不断招纳人才,集聚势力。历次“扶持王室”的行为,汉献帝信以为曹操是“社稷之臣”。未曾想,曹操就此形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在与诸侯的竞争中占据了政治先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