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先生说,一直到亲子营的第四天晚上,他才开始感觉到放松。
这天是周五,追着他跑了好几天的工作电话终于可以告一段落;这天,也是亲子营的高潮,有烤全羊,有篝火,还有烟花。
亲子营的主题是“做草原和沙漠的孩子”,当我为孩子们充满创意的各种表演鼓掌不停,当篝火映红所有人的脸,大小营员都不由自主随着音乐舞动时,我真切体会到这个主题的意涵。
然而,离别的感伤也紧接着来了。
坐上从紫濛山庄前往下一站目的地的大巴,营长说,很多人和草原一别,可能就是好几年。
心里想的是,对于我而言,或许这一别就是更多的好几年,甚至,一辈子。
仔细想想,曾经走过的地方,并没有哪个,是自己魂牵梦萦的。
羡慕亲子营的营长,连续11年的夏天,都在内蒙草原度过,他的内在生命,与草原,一定有很深的连接。
和某一片土地的连接,是我缺失的,也是渴望的。
写到这里,想起6年前在台北市区一片公园的水池边,唤起的思乡情;在叙事工作坊里,借由抽到的一张图卡,唤起的也是对家乡小镇的想念。
或许正因为对家乡这片土地渴望又无法扎根甚至亲近,因为内心真正魂牵梦萦的土地无法扎根甚至亲近,我想走得更远。
台湾叙事老师黄锦敦说,和家乡的连接,不一定要在物理意义上回到家乡。
想起在草原的某个傍晚,一个人走在夕阳下的石子路,内心升起又惆怅又踏实的复杂感受,或许,就是一种和思乡情特别的连接。
“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愿我也有苏东坡离开故乡眉山时“往意浩无边”的胸怀。
往前走,同时在心里,扎根出发的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