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首歌曲,让心慢慢收回,翻看着青岛游玩的一张张照片。
看到《青岛老明信片》这本书,是在所有旅程准备结束,去到一个咖啡屋看到的。
让我直呼,应该早点看到它,有些地方可以重游。
但旅游跟人生是一个道理,你发现它的精妙之处时,也许错过了。想再重游一次,但也不会再是原来初识的味道。
如今,网络发达,人们早就不再用书信,一直不太明白明信片的意义。
更不曾想到,原来明信片也可以记录世事的沧桑变化。
《青岛老明信片》,四百张老明信片,满满记录着青岛早期城市地貌,与当时人民生活民俗的大量历史人文信息。据说,殖民地时的青岛,很多德国士兵、在青岛经商的德国商人因为想念自己的家人,会把拍摄的照片由当局印制成明信片寄给自己的家人。
而承载建设青岛各阶段的明信片,也被有意无意之间记录下来。
不仅记录下德国胶澳租时期的地理建筑、人文风情,也记录下青岛曾遭遇到的屈辱与压迫。
看着栈桥、小青岛、青岛火车站旧貌,再拿出我这段时间自己拍有照片,大致的风貌依旧。
特别是邮电博物馆、公文楼、迎宾馆,跟百年前并不差异。
有人说,青岛被誉为东方瑞士,实则德国殖民之功。而德国的工匠精神也是至今国人所传颂的,据说那时的市政建设极好,公共系统现在仍运营正常。在今年武汉被江水倒灌之时,更有人赞誉青岛的地下排水系统,其实还是德国殖民时期所修。
一页面翻看着,好像是对我这几天游玩的总结,它也好像是时光机,随着盖有邮戳的明信片,带我穿越到那个时代。(简书的图片上传屡试不成,不然,图文并貌更为直观。)
人,面对家时,内心有一处总是柔软的。
平时抱怨家乡的建设迟缓,当看到记录青岛一页页的明信片后,总不禁会想,家乡有没有这样的一本书可以记录它的百年沧桑,好像突然怕有人把它遗忘一般。
想到这点觉得本书中的老明信片的收集者陆游先生,让人更生一份敬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