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喜马拉雅 李婕
“哇 又到周五了,好快"
“是啊,感觉日子都是以整月来计了”
“没错啊,你都来了快两个月了”
已经很习惯在早高峰的公交里和陌生人“亲密接触 ”时,都能遇到同事小姐姐一起聊聊天
脑海里的场景也不自觉回到了6月的第一天
今天 2019年6月1日 温州 阴
“平凡的一天”但我知道 今天之后 无论何时再想起 今天都绝不会是简单的一天
六点的闹钟都还没响起,担心睡过头的脑子就强迫着自己睁开双眼,开始有点舍不得,这80厘米的 今年最潮绿色系的 总是咯吱咯吱响的 蚊子总围绕四周的 但 却很舒心的宿舍小床,考研的室友早起背书 另外两个室友还在梦里,像平常一样洗漱化妆收拾东西,打开门的那刻迟疑了一瞬,一切都很平常,但说实话没那么自然,脑子里又想起,朋友昨晚说“在上海可能就没有我们这些快乐源泉了”,我想 这可能是悄然成长的第一步吧,我竟然真的,像小时候幻想过千百遍的那样,像偶像剧播放过无数次的那种,要去所谓的“大城市”,尝试做一个漂泊的小年轻了,不真实感远远大于兴奋感与不安感,对于家人朋友说话间不经意透露的,那一丝丝担心,我总说“别担心,这太平常了”,而当我拖着行李在路上奔波,看到中介拍图的“宣传效果”,与实际亲眼看到的“真实呈现”,当站在人潮涌动的夜上海街头,我知道 真的不平常
在人民广场站混入拥挤的人流,觉得我也是这茫茫沪漂中的一员了,不自觉跟着他们加快脚步,好像慢一点就要错过什么;在广兰路出口看到排得满满的网约车,才发现其实深夜也有这么多人在努力;中科路出口的楼梯总比电梯有更多人,我才知道每一秒其实都很有意义,大家都争分夺秒地奔向未知;在青年公寓楼下小超市买了好多生活用品,老板说“出门在外都不容易” ,我笑着便没再讲价
我也说不出魔都有什么魅力,让这么多人努力扎根在这里,六年前跟团来旅游懵懂的自己,也一定想不到竟然有一天 ,会以这样的方式再来这里,站在八佰伴门前的天桥上,看着匆匆的车流错综的高楼,坐在开往火车站的隧道2号线,看着陆家嘴三件套就真实地从眼前划过,我太渺小了 我太年轻了
或许在见到房租几千却连窗子都没有时,或许在挤都挤不上的地铁电梯上站定时,或许转了好几趟公交来到郊区住时,脑子里早就冒出了一百万个为什么,为什么来这里?为什么这样选?为什么?
但看到夜上海的霓虹把眼睛晃得朦胧,看到末班地铁上神态各异的年轻人,我知道我的选择会是对的,不知道未来会在哪,至少这一刻,如种子计划创始人Joan所说
“拥抱更多不确定性=增加更多可能性” 晚安 我来啦
入职的第一天,从走道路过,周围都是低头正在工作的年轻人,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我知道我真的来啦!在我的工位上坐下,先倒饬起需要配置的各类软件,带我的同事发来了第一份任务,将两本纸质绘本上的英文,手动输入到TXT文本,其实心想:英语不好的我本人要直面英语了,不过照着书打字,应该没什么太大问题吧;周围的同事也一遍遍提醒别打错,深深感知到了自己的打字速度有多慢哈哈哈,也想起正如在预导入培训中所学打破这些四周的墙壁,不断的去发现,去创造,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创造一些新的连接,同时,很有可能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一些看起来不起眼,并且琐碎的事情,但是如果能把这些看起来琐碎并且不起眼的东西都能做到非常的完美,万无一失,那么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所以我觉得自己接下来的努力的目标是能够把小事做好,用心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
6月14日 上海 多云
在早高峰的公交上突然想起来上海第一天敲下的文字,心境其实已经慢慢有了变化,慢慢融入上海的生活以后,更加发觉所有的平常都不平常,最需要做的,就是愈发积极地面对每一天
6月19日 上海 阴
明明享有充分的时间自由,却又仿佛掉入一种制式里,好像掐算好几点出门坐上几点的公交,就能保证把一天调成准时的模式,甚至连每天经过的那个红绿灯,都差不多跳到同一个秒数,在斑马线上迈开步子跑的时候,耳机里正好响起音乐,生活就是在无数的重复里找一点点不一样啊,一觉醒来,还是会感叹怎么又是新的一天,也希望时间慢点走,能够记住每个当下,学习更多新的东西。
快两个月的实习中,不断在发现一些之前从不知道的东西,需要掌握好群内的节奏,基本上每天都会面对形形色色的用户,刚开始觉得无比拘束,用前辈的话说“不是用个机器人的感觉在回复,而就是应该当成和普通的朋友在聊天,让他感觉到你也是一个有个性的人”,其实刚听之后,也还是无法很好理解,后来不管是群内回答或者是私聊对话,慢慢学习不是无感情的沟通,直到有一天,在不知不觉中与一位用户聊了一整个早上,好像有慢慢摸清楚应该如何与每一位用户沟通,应该如何能够找到他们真正想问的问题,并且能够提出相应的解答。我觉得这是一门学问,很庆幸自己慢慢的了解了冰山一角,同时也在每次用户表达感谢的时候,觉得自己做这件事情是非常有意义并且开心的。这个时候也就更加理解了自己在大学的学习当中,各类营销课程中经常说要了解用户认识用户走进用户,书上写得看似轻松,但了解用户究竟是怎么样了解?只有真正的深入用户和用户沟通之后,才可以得出一个答案,而不是纸上谈兵。如果说之前的体验是向互联网行业戳破窗户纸探了个手指头,那么现在就是把窗户纸用捅大了一些,用眼睛看到了更多。
同时,每两周一次的种子计划培训也一次次在打破我认知的局限,中期培训之时,脑子里突然想到一个比喻,每两周一次的培训就像是“一夜漫长等待”后的“睡莲开放时刻”,这一时刻不仅仅是四面八方种子汇聚上海的集结时刻,也像是从密闭小黑屋走出去的探索时刻,更像是感知新世界的学习时刻;见到一些“平常不那么容易见到的人”,做一些“平时不那么经常去做的事”,探讨一些“从未发现或从未曾重视的问题”;让我们能够透过这个窗口,得以“窥见”互联网行业最前沿的发展,得以触碰看似很遥远的人文博雅知识,得以分享各行各业前辈的知识经验,在每一次的思维碰撞里,愈发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的还太多太多。
每一次集结中都能感受到一股极强的年轻力量,无关年龄,而是大家仿佛都向着同一个方向,并为这个方向做着努力,这种年轻的力量在推着我们一定要“站到更高的地方去”。
“睡莲开放时刻”之后,理所当然肯定又要回归到更长时间的“一夜漫长等待”中,这样独处的时刻可能决定着下一个“睡莲开放时刻”会以怎样的姿态,重新出现,而在培训中汲取的能量,无疑让独处时刻的每一个思考都更加清晰,更加明朗!
实习正在进行时,我需要学习的技能还很多,静心踏实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