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不在二十年

影响过一代人的《沉默的大多数》

四月,是最残酷的季节。

和去年那篇、前年那篇是同样的开头。实际上,再往前翻几年,还是这样的开头。很久以前,就有朋友说过,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进步了。没有进步,就意味着花在思考和阅读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年龄增长,而叙述的欲望减退,在小波有了言说和说教的欲望的年纪,我却更愿意退而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在《我为什么要写作》一文里,小波引用了一个装逼的外国登山家的话,有人问登山家,“你为什么要登山?”他的回答是,“因为山在那里”。很多年以前,我和别人争论过这个典故的真伪,我坚持认为这个外国登山家是小波杜撰的,因为这个故事更象是我们道家里的传说。但其实小波并不喜欢道家文化,他好象对我国传统文化都没有什么太好的印象,他大多数杂文归到最后,总会奔向他一直强调的那几点:独立思考与科学理性。然后就是,世界幸福之本源,乃万物之参差多态。

我真正接触到小波的书那时,他已经去世了,但这并不妨碍他一直被我视为心灵导师。我第一次看他的作品,是在一套《逼近世纪末小说选》里面,陈思和选有他的一个中篇《革命时期的爱情》。那是在上个世纪末一个温暖的午后,当时还是一个小镇青年的我,在椒江青年路一家记不起名的小书店里买到这套书,从此,小波的文字和思想慢慢改变了我。小波的杂文比小说更好,他的小说充满了荒诞的情节和狂欢体文字,而他的杂文则非常冷静,向我们展现着思维的乐趣,和对有趣的追求。

小波是在他去世之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才真正成名的,很多喜爱他的人都曾经希望,他的文字和思想的价值能够拥有足够的地位。而实际上,历经几年的喧嚣之后,小波的名字已经不再能掀起波澜,岁月的流驶,往往会带走人们心头曾有过的感动和心跳。我常常想,如果小波还活着,他对现在的世界满意吗?他现在会写出怎样的文章来?小波曾经说过,生活就像一把大锤,一下接着一下捶着你,直到你向他低头,被捶平棱角,甘为庸常。我们都在过着挨捶的人生,但是我们总归不能放弃站立的姿势和独立的思维,因为,山总会在那里。

所以,即使我们习惯了在这个庸常的世界过着棰下人生,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偶尔停下来,想一想王小波,想一想他告诉我们,一个人光拥有现实的生活是不够的,他还需要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一个精神家园。

我的同学兼好友小雄说,他要重新读一遍小波的书,我想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思想,你是否还记得。当然如果没有读过,我推荐我的偶像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还有小说《红拂夜奔》,以及上文提到过的《革命时期的爱情》。

王小波最广为人知的照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跟腱炎护理现在知道不算晚 跟腱炎是指跟腱发生了炎症。跟腱链接小腿肌肉到足跟。在步行时,它起着推动身体向前的重要作用...
    叫我7阅读 292评论 0 0
  • 先发张美图激励下自己。 【12月总结】 年初看到这张表连自己都吓了一跳,12月累计打卡居然26次,感谢大音这么细心...
    撒欢儿的小白羊阅读 265评论 0 0
  • 童话镇里,住着欢声笑语和悠悠时光,总是盼着日子快些淌过,像清脆的小溪一样,跨着大步子,像轻盈的蝶儿一样,踮起脚尖。...
    芷木紫阅读 287评论 0 0
  • “三月三,毛香粑”。在大别山地区,尤其是我们岳西县,“毛香粑”是一种非常著名的特色小吃。每年清明前后,春暖花开,草...
    茶人老七阅读 949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