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在深圳体育中心看中国羽毛球大师赛。要说现场与在电视上看的区别,就是能够亲眼目睹偶像,现场不断呐喊助威的气氛,还有可以看到摄像机转播的盲区。我曾想象,在现场看杀球应该很爽,那种击球瞬间发出的脆而响的“啪”声,会带来声音和视觉上的享受感,这种愉悦和陶醉会带来心灵上的治愈。
比赛是下午五点开始,我早早就来到了体育中心,广场上有多家体育品牌的店铺摊对于位,内部货架上摆满了羽毛球相关的商品,人满为患。
距离比赛十五分钟前,排队入场,秩序井然。场馆内,座位导引简单清晰,保安和志愿者在维持秩序,我很快找到了座位,在五层四排。
环视四周,场馆很大,音响灯具极具奢华,是一线城市体育馆该有的样子。
场馆分为上中下三层,最下层靠近比赛场地,视野最好,当然,票价也是最贵的。我在最上层,票价是480,不是特别贵,能接受的了。
随着比赛时间的临近,观众们已陆续进场,但是空位置还是比较多,最上层人最多,可能跟票价便宜有关。
比赛时间到,选手入场,第一场是男单半决赛,丹麦国家德比,由安赛龙对阵安德森。安赛龙在中国的名气和影响力更大,和林丹,谌龙等退役顶尖高手都曾经交过手。记得在2018年奥运会时战胜过林丹,近几年技战术和攻防能力越来越强,个人排名常年位居top 1。
高手之间的对决每一分都很难,就算你有快如闪电的杀球速度,对方也可以招架,快速的步伐变化,拼劲全力的飞身扑救,让男单的比赛很难通过简单的几拍而拿下一分。
安德森发球一号位,安赛龙挑后场,又高又远极致接近底线。安德森迅速变化步伐再回高远,双方在这样的节奏中僵持,通过高远,劈吊等战术找到一击致命的机会。很快,在对方回球稍不到位的时候,安赛龙后场双脚起跳,以最美的姿势,最高的起跳点,最佳的甜区,带来暴扣杀球的震撼,让全场沸腾,观众时不时发出“哇”的感叹,还有“杀”的呐喊,激发球员的斗志,享受一场高手之间的饕餮盛宴。
高手对决,攻防转换频繁,更多时候需要多拍,找到机会点一击致命。
我也是一名羽毛球爱好者,算不上高手,但可以在业余野球中打个棋逢对手。对于男单,要想取胜,我总结几点:
首先基本功要扎实,减少失误,不能让对方抓到机会,基础的基本功包括步伐,网前,劈吊,高远球;然后就是体力,攻防转换,过程僵持,持续性的多拍,杀球和扑救很消耗体力;接下来要有一击致命的能力,像安赛龙这场男单可以打出将近每小时400公里的时速,一旦抓住机会,对方很难招架;最后一点是要有强大的内心,内心的淡定,能够根据对手的特点找到适合的策略。身心放松,也是能保证发挥出最好的击球效果。
男单结果出乎意料,安德森淘汰了安赛龙,进入决赛。第二场是女双,中日大战总能激发观众和球员的热情,呐喊高潮一波接一波,主场的优势表现在几乎一边倒的给中国队加油。中国队的两个女选手,论身材不高,但看起来比较有力量。日本对这边,是两个老选手,经常在抖音上刷到过她们的比赛,实力也很强大相对中国选手,身材高而瘦,但是杀起球来也很有力气,她们配合默契。最终结果如大家所愿,中国队胜。
因为时间关系,女双比赛已经晚上九点,我看到一半就提前离场。
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看羽毛球比赛,最大的遗憾就是距离场地太远,没有感受到高手细腻的打法和杀球的视觉冲击。
我喜欢羽毛球这项运动,它带给我自信和快乐。现场观赛让我看到了顶尖选手的专业和专注。根据我的打球经验,在比赛中,专注特别重要,你一个不留神就会被对手抓住机会,要让自己进入“心流”模式,抛开私心杂念,眼中,心中,只有球,这种专注借鉴到任何事情。还有就是不放弃的精神,每一分,每一个球都拼劲全力,这样才能不断成长,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取到快乐。
我最近在思考如何提升跑步配速,触类旁通,科学的指导再加上风雨无阻的坚持,和跑步过程中的专注,这些都是提升专业运动性的核心。加油吧,不惑之年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