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荀子

程颐:荀卿才高学陋,以礼为伪,以性为恶,不见圣贤。

章太炎:自仲尼而后,孰为后圣?曰:……惟荀卿足以称是。

提到荀子,就想起语文课本里的《劝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取之于水,而寒于水。”谆谆教诲,只可惜年轻没读懂。但在所有先贤里,我最欣赏他。

后人对荀子的评价不一,荀子似乎也不被认为是儒家正统,但在那么多圣人中,荀子最有意思。

或许是因为他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心中感叹,这个人真敢说,敢说真话还能名垂青史,一定是个somebody。(羡慕百花争鸣的时代)

荀子的另一个特别之处是揭示了“人的社会化”过程,这也是《劝学》在开篇的原因。回想其他先贤著作,都在说人要如何如何(仁义礼智信),都在讨论“社会化的人”,而在读荀子的时候,我时常想起弗洛姆的《致命的自负》和《健全的社会》,讨论着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如何实现和谐共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