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数学老师总会变着方式出各种各样的习题来让学生解答,而离开校园后,虽然不用作数学题了,但却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其中有什么关联呢?
波利亚的四步解题法
1.彻底理解问题
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太难容易产生挫败感,不利于解题,太简单便会永远在自己的舒适区,轻易完成,没有成长。为了真正的理解问题,最好用自己的话换成各种形式反复的重新表达,无论怎样表达,不要忘了指出问题的主干:
- 要求解的是什么?
- 已知什么?
- 要满足那些条件?条件充不充分?
但凡能画图,一定要画,把条件分解成各个部分,把问题用自己的话重新讲反复讲。
2.形成解决思路
这一步重在获得好的思路,过往解决问题的经验,已经掌握的知识,平时的积累这些都是思路的源泉。要问自己:
- 有没有解决过当前相关的问题?
- 当时用的办法现在是否适用?不相似的地方是否需要引入辅助假设?
- 要不要做以及做哪些调整?如果微调已知数、条件,甚至改变求解的未知数,能否找到求解线索?
- 能不能构造比现在的问题更简单的问题,先解决简单的?
如果思路始终不肯降临,就尝试改变问题的组件:已知,未知,条件,逐一替换,直到找到与之相似而你又解决过的问题。
3.执行
在获得好的思路后,执行就相对简单,主要是耐心。要反复提醒自己每一步都要检查,检查分为两种:
- 一种是直觉,直觉是问自己,这一步是不是一眼看上去就是对的?
- 一种是证明,证明是问自己,能不能严格证明这步是对的?
4.总结
决不能解决完问题就完事,浪费了这次巩固知识和提升技能的好机会。再检查一遍论证过程,尝试用另外的解法方法,举一反三,寻找刚快捷简明的方法。最后问自己:
- 结果检查了吗?论证过程检查了吗?
- 能否有另外的方法推出结果?这次的方法能否用来解决其他的问题?
总结是最好的启发时刻。
以上方法来自大数学家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一书,如果当年我上学时有这样的认知,也许对数学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
这四步解题法,同样对应着一个完整的问题清单,不仅适用于解题也适用于其他情境,波利亚认为,这些问题清单:
- 必须要系统、自然、符合常识,防止打断形成思路的进程。
- 必须要反复问,把他内化为肌肉反应。
- 必须要有一般性,不仅适用于眼下的问题,还能适用于所有情境。
- 必须要从一般性问题逐渐引到具体问题,激活思路,再回到一般问题上,如此反复迭代。
这是一种启发式的学习方法,看中实用性,是发现解决问题并从中学习的经典方法。但这种方法简单但不容易,本身不是秘诀,却必须艰苦修炼才能有所成。
达里奥的的五步成功路径
一说到成功,则天赋努力运气缺一不可,但达里奥说不是这样的,他认为成功对天赋的要求不高,运气不过是托词,成功只取决于努力,而努力在乎于选择就看你选不选,他认为要达到目标只需要五步:
- 第一,设定目标
- 第二,发现通向目标的障碍
- 第三,诊断问题所在并制定计划
- 第四,列出解决问题的任务清单
- 第五,坚决执行任务
然后这五步反复迭代,这五步其实与波利亚的四步解题法异曲同工。达里奥强调必须分布执行,设定目标就是设定目标,不要去想能不能完成,诊断问题就是诊断问题,不要去想如何解决。这有助于你真正想达到但目前有可能不敢去想的高远目标,而这又隐含了一个信念:你得相信自己能达成任何目标,哪怕你定目标时对如何达成毫无头绪。
这五步需要的能力是不同的,一般人很难全部具备,所以在成功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正视自己的无知,这比自己知道多少重要的多。了解自己的短板,然后保持开放的态度,虚心向比你强的人学习。
解题方法与成功路径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就是直面真相,缜密计划,反复训练,重视反馈。
看似简单,确是知易行难。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得到王烁认知训练营和《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