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想起去年的今天,我第一次参加了香蜜会的线下活动,在雅致的如一堂茶室。
正是在那个读书日,我结识了许多兴趣相投的女人,因为我们都是希望把自己活成灵魂有香气的女人。
我还清晰地记得,在那个读书日我分享的是当时正在读的一本书——《禅者的初心》。
其实从跨越了不惑之年以后,我就进入了一种迷茫状态,总是在心里问自己:现在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吗?我的初心是什么?
这个问题拷问了我许多年,有时似乎有了答案,有时却又混沌起来。
看着身边的朋友们都自得其乐的生活着,有着平常人的快乐和烦恼,似乎生活就是这样,生下来就需要活下去。
我却惧怕这种日复一日的生活,这种一眼就能看到头的日子,像复印件一样,让我忽然地就没有了活着的动力和信心。
每当此时,书便是我的良药,我在书里寻找着支撑我继续活着的理由,寻找生命的意义。
然而,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生命究竟有什么意义?人生究竟又有什么意义?
乔布斯一生颠覆了四大行业:
用iMAc颠覆了电脑,
用PixAr颠覆了电影,
用IPod颠覆了音乐,
用iPhone颠覆了手机。
正如iPhone开启智能手机时代一样,
这四大颠覆,各自都开创了一个时代。
乔布斯为何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据说在他17岁时,一次死亡教育让他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2005年,他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说:“从那时开始,过了33年,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会不会完成我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于是,他决定“向死而生”,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去生活,才有了震惊世界的四大颠覆。
然而我想,即便我每天对着镜子,用同样的问题问自己,我依然会浑浑噩噩地度过我视为最后一天的每一天。这就是我和乔布斯的区别,因为我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我找不到生命的意义。
这些年我陆陆续续读了不少的书,内容也涉及了许多领域,却始终没有一本书能够为我指点迷津。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书还是暂时安了我的心神,让我能继续活着。
比如《禅者的初心》,这是一本日本禅师写的书,也是他将佛学传到了西方,还是乔布斯称之为对其影响最大的一本禅学书籍。
读这本书时同样是我很低迷的时候,也的确有一种聆听高人指点的感觉,也因此在去年的读书日将这本书做为我的推荐书。
然而一年过去了,书中内容在脑海中已经荡然无存。心中的迷茫依然存在,反而随着年龄又增一岁而愈发的焦虑。
这期间有另一本书让我安稳了一段时日,就是《正念的奇迹》。它让我在最无措的时候,学会用正念关注当下,将所有心神努力集中在当下的一种感受,摒除所有引起无措彷徨的事件本身,以及自己臆想的事件发展和结果,只关注当下的感受。
毫不夸张地说,《正念的奇迹》曾挽救我于无形。
今天又是一年读书日,朋友圈里、公众号里满满都是有关读书的话题。
文章的题目林林总总,在此摘录一二:
1、再不读书,就老了
2、为什么爱读书的人更好命?
3、你读过的书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4、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里的书房
5、世界读书日,是时候聊聊“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
然而看了这些关于读书的文章,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倒让我有种读书越多越焦虑的感觉。因为读的多了自然想法就多,反而不能安生的活着了,就像总想给活着找到一种意义,否则便认为无意义的活着如同苟活,不如不活。
也许正是为了批驳我的这种思想,在今天的公众号里正好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你焦虑的原因,就是读书不多却想得太多》。
记得有人说这句话的出处是杨绛先生,现已无从考证,但是无论是谁说的总之说的不错。
而今天罗胖推送的文章恰是《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它的一次性》,似乎也在为我解答着问题。
想起毕淑敏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的意义。
在今天的世界读书日里,虽然没有完全解决困扰我已久的问题,但还是厘清了些许思路。那就是,人生的确没有什么意义,我需要努力去找我所能赋予的意义。
我的焦虑就是读书太少却想的太多,那么我需要做的就是多读书少胡想,在这个读书日里一如既往地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