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42)心理疏导与情绪管理——工作中的自控力

    主讲人:  姚翔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课程介绍:

    主讲人结合科研和教学工作实践,从社会压力,认知失调和缺乏控制三个方面讲解了人们缺乏自控力的原因,分析了自我效能感的来源,并提出了在工作中如何有效提升控制感的获得。



  人际关系,是运用人类行为的系统知识来提高与人相处、开展工作和职业提升的效率艺术。

  人际关系不仅仅是“友善待人”(本色演出),而是以系统化的知识为指导,指导人们用一种更加得体的方式与人相处,使对方的感觉更好,起到激励的作用(角色演出)。

    《关注》

  积极心理学的2大关键内容:

(1)如何让人们生活得更快乐更幸福?

(2)如何最大限度挖掘个人最大价值?(天生我材必有用)

→_→工作场所中的人际关系——预测工作关系心理健康的九大因素:

<1>控制行为的机会    <2>技能发挥的机会

<3>外部存在的目标    <4>环境多样性

<5>金钱的可获得性    <6>环境清晰性

<7>人际交往的机会    <8>人身安全

<9>受到重视的地位

一、为什么缺乏自控力

      1.坚定的少数派:

→_→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_→个体也可以影响多数人。

2.认识失调理论

→_→核心观点:

——人类认识(如观点、态度、知识和价值观等)之间可以无关、一致或互相冲突。

——人类具有保持认知一致性的动机。

——认知失调的产生是一种心理不适,个体会因试图减轻失调感而产生压力。

3.决策后失调

4.努力效应

5.不充分合理化

→_→磨难和历练是职业成长的过程

→_→保持积极与开放的心态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二、如何提升自控力

(一)增强工作控制

1.授权:  不是授予员工“力量”,而是释放他们已有的力量。

2.自我约束:  系统持续地朝目标努力直到完成该目标的能力。

3.延迟满足:  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三、有效提升控制感的获得

(一).自信心:获得自控感的实践

1.自信心的心理学基础:  自我效能

(1)效能感:  相信你的能力足以完成某项特定任务的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感越高,你就越相信自己拥有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必备能力。

→_→许多任务上的自我效能感  =  自信心

          自信心  =  一般化的自我效能

(2)自我效能感的来源:   

1)成就体验

<1>成就体验,个人成功完成一项工作后的成就感受。

<2>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3>韧性、持续性的努力,在完成困难任务过程中的体验。

<4>大脑中存在一条“胜利者效应”的神经环路。这个环路使得先前的胜利经历,会让之后的胜利变得更加容易。

<5>“最后的胜利,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论持久战》

2)他人经验:  榜样作用,对他人成功经验的观察。

3)社会比较:  将自己和他人比较

→_→如果你看到那些和你能力相当的人也能够很好地完成某项任务,那么你的自信心会得到增长。

4)社会说服:  或者是与人对话的过程

→_→个体身侧的其他人士们,通过说服或者暗示等手段告诉个体能够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5)情绪唤醒:  你对周围事物的情绪感受和情绪管理。

→_→降低减损你对自我能力感受的情景和人际互动。

2.获取自信心的途径 

(1)途径一: 取得合理合法的个人成就

<1>做“有意义”的事情: 自身取得合理成就,可获得满足感。

<2>对平凡成就的巨大奖励并不会产生自尊。所以,你必须参与值得尊重的行为和决策。

<3>所有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2)途径二:  在工作中,建立牢固的知识基础

<1>直觉虽然是很重要的,但是依赖事实基础开展工作可以帮助你塑造自信的形象。

<2>正式教育是知识基础的重要资讯来源。此外,持续地吸收与职业相关的资讯是很重要的。通过正式教育获取学习方法和正确的学习心态。

(3)途径三:  使用积极的视觉表象进行预演

<1>在心中假想,你想要在其中表现得自信并且有掌控感。

<2>想象,你耐心倾听顾客讨论他所关注的问题,然后你自信地说出公司将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在你预演时,建议一个以这份合同属于你和客户握手的心理场景。

(4)途径四:  对自己建立高预期

<1>伽拉忒亚效应,是一种自证预言——高自我期待会带来好的工作表现。

<2>如果你对自己有较高预期,并且获得成功的话,你的自信就可能得到一次暂时性或永久性的提高。

<3>和积极自我暗示相类似,如果相信自己,你就更可能成功。

(5)途径五:  争取实现高峰表现

<1>高峰表现——在某项任务中获得超常的成就。

<2>高峰表现经历虽然短暂,但却富有非凡意义。高峰表现不仅仅是说尝试做到最好,在很长时间内在诸多任务上经历高峰表现会使一个人达到更好地自我实现。

(6)途径六:  以自信的方式行动

<1>心理学认为:  行为影响态度

<2>当你改变自己行为的同时,态度也会随之改变。这同样可以建立自信。

(7)途径七:  从挫折和窘境中恢复过来

<1>韧性很重要。克服挫折能建立自信。说服自己相信可以战胜困境,比如说挫折和窘境然后得到恢复。

<2>绝大部分的成功领导者都成功处理过至少一件职业生涯中的重大挫折。

→_→克服情绪波动

→_→为问题寻找创造性的方案

→_→“转进”

(8)途径八:  努力发展积极心理资本

<1>希望,是指坚定不移地朝向目标,必要时可以通过重新设定目标路径来过得成功。

<2>自我效能,是指对于挑战性的工作,要相信你可以为完成它而做出必备的付出和努力。

<3>乐观,是指对当下的或未来的成功做出正面的归因。

<4>韧性,是指对待问题和逆境时,应保持持续地努力并快速地从中恢复以取得成功。

(9)途径九:  使用积极的自我暗示

<1>多对自己说自己的好事——给大脑灌输正面信息。

<2>积极的自我暗示有助于让你建立帮助他人度过困难的信心。你为自己的感受和态度负责。不要因为错误责备自己。


本次课程小结:

(1)自控力,是管理者能力成长的内在修炼;是我们提升沟通技能、提高幸福感受的必经之路。

(2)自控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控力的核心是自我效能感,是感受到能够应对生活中的主要挑战的主观感受。自信心来自于个体的自我经历和磨炼,无法赠予或继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