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开始关注自己的个人形象,希望自己出门的时候,能够看着令人赏心悦目。可是打扮化妆是我很不擅长的工作,经常要花很多时间,怎么办呢?
经过对比观察,我决定去一个比较专业的美容院,做一个半永久的眉毛。这样,我就不需要再以后想出门的时候花太多时间来化妆自己——因为眉毛是化妆中最难的一点,只要搞定了这一项,平时用好护肤品,需要简妆的时候我就可以打点隔离,再用点二色粉扑,很快就可以让自己看起来很精神。
于是我选了一个周末空闲的时间段,快乐的去了。半永久的眉毛一开始颜色比较深,美容师叮嘱我,这是正常的,一周左右就会结痂掉下来,那时候就看着很自然了。回来之后,我照例从婆婆手中接过了我的小宝宝。虽然我低着头,却没有逃过她锐利的“千里眼”。
“咦,你的眉毛怎么啦!是纹了吗?”
尽管我努力眼神示意,可是还是挡不住她大声说话,引来了我的妈妈。
“什么!你怎么可以去纹眉毛!!!”
“干什么要纹眉毛啊!?你给我说说看!?”
“这么难看的!凶巴巴的!快点给我冲掉!”
“太放肆了你,可以不跟家里人商量就随便自己去纹眉毛吗?!”
“只有做鸡的女人才会去纹眉毛!!!”
“你现在身边都是一群什么水平的朋友!!!”
……
这么多火枪炮一样的话语,深深刺痛了我,于是,又一场争执大战开始了,这场硝烟把我整的精疲力尽,很久都没有再和妈妈说话。这就是前一阵子我刚刚遇到的真实的冲突场景。
今天早上我照例打开BOBO的语音,听到晨读材料的时候,这一幕就像放电影一样呈现在了脑海里,泪水不知不觉又涌上了我的眼眶。
我一直觉得控制情绪,学会在极端的情绪状态下调整自己,还能找到化解冲突的方法,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特别容易在对方怒气冲冲过来时失控的人。一边反复听晨读材料的时候,我一边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001 原生家庭的伤痕
首当其冲的,是完全没有“要去控制情绪”这个意识。我们处理情绪的方式,都是从自己的父母身上无意识的吸收的,我们的父母亲,就是这样做的。而且,这也是一个直觉思维的过程,怪不得父母——他们也是人,他们的认知和见识,也只会这样处理问题。人的应激反应,在情绪冒出来的情况下,身体就是会相应的释放相关的荷尔蒙,有这样的生理反应,是一种本能。
002 识别+接纳,疗愈自己
其次,控制情绪只能是自己的决定,这个过程肯定伴随着痛苦,而且还有些孤独——因为很多时候只能自己疗愈自己。但是把情绪完全归入“敌对面”也是没有用的,承认情绪,承认冲突十分重要,因为化解情绪和冲突的前提是要先接纳它们,而识别是接纳的第一步。
想到这里,深深吸了一口气,仔细的辨认自己的情绪:我首先感受到的是愤怒,但在这愤怒之后,涌上来的是委屈和悲伤,因为我觉得自己不被理解,把我和“做鸡的女人”划了等号,让我十分痛苦,我感觉自己的人格被否定。
识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把情绪当做朋友,当做一个报信员,因为它在告诉我们自己当下的情况。然后,在心里,心疼的抱住自己吧。
003 区分+商议,刻意练习解决方式
接下来的过程就更加磨砺意志,要做出的行动,真的比放任自己的怒火,用攻击的语言驳斥回去,来的更加艰难。要反思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而妈妈的需求又在哪里,这样才能确定以后的行动计划。
我的需求,是希望被理解,被尊重。那么妈妈的需求点又在哪里?这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沟通了,但是话语沟通目前真的很艰难,要怎么办呢?那也许写信是一个不错的沟通方式。
最后,今天的晨读感悟到这里真的有点写不出结果来,弥漫着情绪的过程中还要努力地练习用元认知力来分析,真的是好艰苦的过程。不过为了将来能够更好的控制情绪,为了将来不让自己的宝宝也传承到这个缺点,这个过程是值得坚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