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在北方生活了多年的人,大海,在我的心目中只是一个辽阔的汹涌的代名词,偶有到海边去玩,也是随团旅游匆匆而过,还没来得及细细领略海的蔚蓝,海的深邃。特别是南海,以前在我的心目中永远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秘辽阔的地方。

当我第一次站在港珠澳大桥的观景台上,望着眼前的滔滔碧波,第一次触摸到了南海的衣角,我才明白这片海域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边疆,更是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坐标。南海的故事里既有辽阔的自然画卷,也有厚重的人文记忆。那里的浪涛里,藏着太多故事——有先辈驾着木船捍卫海疆的执着,有如今战舰列阵守护碧波的坚定;有高脚屋上战士们数着星星的坚守,也有深海探测船扬起的科研风帆。这片海,早已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辽阔,更是一个国家从积弱到强盛的见证。站在港珠澳大桥上望伶仃洋,海风里仿佛都飘着历史的回声。文天祥当年“叹伶仃”,是个人命运与家国存亡的交织,那句“留取丹心照汗青”,让这片海有了精神的重量。这片被文天祥写进诗里的海域,确实太特别了——它是南海伸进陆地的一道臂弯,既承托着千年前文人的孤愤与赤诚,也见证着今天的巨轮穿梭、大桥飞架。

当海浪拍打着桥墩,像在和千年前的诗句对话,或许这就是南海的魔力:它用辽阔容纳历史,用波涛连接过去与现在,让每个站在这里的人,都能触摸到民族的根与魂。或许这正是我站在这里对遥远的南海生出亲近与思考的原因吧。

建军节,当国歌奏响、军旗飘扬时,再想起南海那片辽阔的蓝,心里总会涌起特别的感触。强国的大气,从来不只是GDP的数字、高楼的高度,更是面对这片海时的从容与底气!
今天,当我们为祖国强大自豪时,南海的浪涛仿佛也在应和——那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未来的序章。这片海记得所有的付出,也终将见证更壮阔的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