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时,龙舟竞渡粽飘香
鼓声三下红旗开,金龙跃出浮水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的习俗很多,其中我最爱的就是龙舟号子:一人喊,众人和。那高亢的号子声,那悦耳动听的龙船调,令桡手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龙舟竞渡时,龙头一位鼓手击鼓,舟身数十位桡手划桨。随着雄浑激昂的鼓点,龙头鼓手带头唱起了龙舟号子,桡手们挥汗如雨,一边奋力划桨,一边随声唱和,江边的观众也大呼加油,为他们摇旗呐喊。
霎时间,鼓声、号子声、观众们的加油声响彻云霄......置身于这声势浩大的场景中,不知还有谁能不激动?
【鼓声】主生发,能激发阳气,人就像被打进了一腔鸡血。所以古代打仗开始一定要敲鼓,以振奋士气。
食后击鼓,也是古人用来健脾消食的方法。
清代名医叶天士曾经记录一个医案:某人嗜睡,令市一小鼓,于床头击之,渐醒不复倦卧。
人经常昏昏欲睡是因为脾困,欲睡之时以小鼓击之耳旁,嗜睡渐渐就痊愈了。天士曰:小鼓声最能醒脾,脾湿易困之人或可一试,有振奋精神之用。
所以脾虚疳积的孩子,也可以买个小拨浪鼓玩。鼓槌击鼓,咚咚发声,小孩子很喜欢,还能使孩子的阳气慢慢生发起来,胜过吃药打针。
古人对于养育小儿的方法也强调:“雷鸣击鼓,莫为掩耳”。
赛龙舟,是我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浓郁的汉族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
每年端午只要听到远远的鼓点声,心脏就嘭嘭像被打了鸡血,忍不住想去河涌边挤一挤。
如果去不到现场看龙舟的话,这有一个可亲自击鼓的古方法:“鸣天鼓”
这个方法据说是全真道士邱处机流传下来的。
《寿世传真》里记载:鼻息出入各九次毕,两手掌掩耳,以第二指迭在中指上,作力放下第二指,重弹脑后,要如击鼓之声。左右各二十四度,两手同弹,一先一后,共四十八声。
也可以这样:
用“鸣天鼓”击鼓后脑,去风池邪气(外来邪气、贼风最易进入脑后风池穴)。头晕耳鸣、脑袋糨糊的时候用起来很灵效。
它还是调补肾元的重要气功功法。因为肾元是先天元气,不是后天作为能够轻松补到的。
肾开窍于耳,用“鸣天鼓”聚肾之先天精气,就是非常高级的后天返先天的修炼法门了。故很多长寿老人都有做“鸣天鼓”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