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故事)乌桕树

乌桕树,又名木梓树。春季发芽长叶茂盛开花飘香,也是农作物播种时节。冬季落叶枯枝,树枝挂满白色的颗粒,也是农作物收获时节。

我记得,乌桕树生长在海拔五百米以下的沙土中(俗称麻骨石土),成年树高有20米至30米,树粗有5米至8米。这样的乌桕树生长期估计50年以上。

海拔五百米以上的地方,也有乌桕树,但是,它只长树,不结果(木梓)。

乌桕树春季开花季节,外地养蜂的人,把多箱密蜂拉到乌桕树的地方采蜂蜜,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密蜂采密是免费的。

到了冬季,乌桕树叶被寒冷的天气,是他离开树枝落地,只乘下树干、树枝、果实。

乌桕树果实,表面呈白色,出去外表,里面的核是黑色的,颗粒跟麦丸大小一样。

在七十年代,生产队的土地上乌桕树,属于集体所有,到冬季,生产队长会安排农民去采摘木梓(也是乌桕树果实),除去杂质,安排农民集中买到当地的供销社,那时,我们这里的公社,有四万人,公社供销社全年收购木梓80万斤,收购均价在0.3元左右。人为不伤害乌桕树,可以年年有收成。

公社供销社收购后,集中到油脂加工厂,进行加工,首先除去木梓的白色外皮,提炼皮油。再将黑色内核浸泡、蒸煮、碾碎、发酵后,装入机榨榨出木梓油。每百斤木梓可出15斤皮油,可出木梓油18斤。皮油液体后用固定的标准木箱,装满冷却后,就是半成品,供生产企业生产肥皂的原材料;梓油用铁古子盛装,可精加工后食用,工业原材料用。木梓饼当农肥用,稻谷田最好。

那时,供销社从收购到加工成半成品调拨到土产公司,只有运费补贴和收购价8%的收入。都是计划价格。

八十年代,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生产队的经济林木也随同土地,划归农民了,收入属于土地承包人了。

九十年代,农村出现外出务工人员,由于挣钱多了,不在乎经济林木收入这小钱了。特别是九十年代后期,乌桕树这样的古树,大面积砍伐,买到林业站加工成,皮鞋模子,买给皮鞋厂。

从此,乌桕树少了,没了。

退休后十多年后,随子女住省城,在大街道旁,绿化带栽有乌桕树,春季看到绿叶成阴,冬季看到树枝上的白色的果实,想起了前四十年的收购木梓,加工调拨皮油梓油的情景!

乌桕树,想念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随老虎队骑行花湾。途径棋盘山茶场后下山,一行48人,没走大路,选择荒野穿越,初冬的景色让女骑友们欢呼雀跃,四...
    付强_阅读 396评论 1 12
  • 本文参加简书七大主题征文S2,主题:故事 一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甘总被从梦中惊醒,他顺手拿起电话,“哪里?”...
    與風散步阅读 2,014评论 24 51
  • 一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甘总被从梦中惊醒,他顺手拿起电话,“哪里?”电话里只有电流声:“呜呜……”呜个不停。他...
    與風散步阅读 366评论 0 1
  • 01 冬茅坑村中,葫芦丘山下,座落着一幢占地五百平方米的泥瓦房,那是我的家园。 在房屋东南角约20米远处,有一个用...
    胡光星阅读 939评论 6 55
  • 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房屋、树木、田野和道路都沐浴在金色的霞光之中,整个小镇似乎披上了金色的霓裳羽衣,这个...
    丝雨禅心阅读 3,801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