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我的内心一直久久不能平静。
起因是有人在小区的群里发了一张照片,说楼下自行车乱停的现象。画面中一共三辆车,两辆是小孩的车,而且是幼儿园孩子的尺寸,还有一辆是成年人的。发图的人希望物业管理一下这样乱停乱放的现象。常常会有业主提醒物业加强类似的管理。我也都是非常支持的。但是这一次,我有不同的想法。
于是我在群里回复说:小孩子推车上下电梯不方便可以理解,但是大人是要自觉点。结果这条信息就像一块石头一样激起了千层浪。所有的声音都支持孩子也要遵守这样的要求,从小养成停好车的习惯。我继续解释说:小区的电梯没有感应,小孩子推着车进出电梯很不安全。然后又是一拨人说:小孩子学习能力很强的,他们学得很快的。
那一刻我的心里很不舒服,但是我不想要在群里多说。我想到前一段时间我教女儿自己推车进出电梯的事情。小丫头很紧张地提醒我:妈妈你按住电梯啊,按紧了没有?然后她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冲过来。还有一次她没有推好,电梯夹了她一下,她那一刻非常慌张。因为推车,就要低头看路,她瞥见电梯的缝隙,那么高,也是让她对电梯的印象和以往很不一样。那一段时间非常小心翼翼地跨过去。
因为女儿很爱惜车子,从来不会把车子留在楼下,每次都是要带回来。有些时候她自己带回来,我心里总是会担心,不知道她当时是怎么应付那个电梯的。于是昨天早上我把群里的事情告诉她,问她是否觉得这件事对小孩子来说还是有难度的。她说自己其实每次都是带着担心完成的。
我想我和群里那些人不一样,是因为我教过女儿自己推车上下电梯,看到过女儿的紧张和不安,理解这件事对这个年龄的他们还是带有难度的。可是当时没有一个人理解孩子的困难,所有的人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觉得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理所当然。我觉得这份理所当然太可怕了。如果今天我的孩子是小学生,无论从反应速度还是个子上都是完全能应付的话,我觉得要求她做这件事,是她可以的做到的。但是在眼下这个年龄,去超前培养超出她所能应对的能力,这个意义是什么?是孩子成长所需,还是满足大人自己的需要?
我想孩子并不会因为今天车子停在楼下,而会从此养成乱停乱放的坏习惯而终身难改。我们完全可以给孩子找一块地方,让他们整齐停放。甚至也可以跟他们说,今天的便捷是因为大家暂时考虑到他们上下电梯不便,等他们长大了是要自己推回家的。为什么在他们还不能胜任的时候觉得他们做这些是理所当然,做不到就是他们不够好?
其实我在反思自己,因为我曾经也被所谓的培养孩子的能力而迷失。去年有一段时间,让女儿晚上从小区门口下车后自己走回家,培养她独立的能力。通过之前的训练,她也完全可以做到。但是有一天我透过窗户看到女儿一路飞奔回家。我在想她当时的感受会是什么。再后来听到楼上的阿婆说电梯里碰到萌萌,跟她打招呼都不理。我开始觉得女儿在这个过程里经历了很多的不容易。独自面对夜路,独自面对陌生人。但一开门,妈妈没有关心她一路的担惊受怕,而是大大地夸奖她勇敢。那些小情绪就好像不重要了,于是一次次又让自己坚持去面对。当我问萌萌:“一个人走回来怎么样?想不想妈妈下去接?”她说:“妈妈,还是你下来接吧。”那一刻,我就知道自己错了。
哎,曾经的我,一直也迷信于培养孩子的能力。看到她能多做到一些事情,就心里的焦虑就会少很多。看,表现这么棒,这也行,那也行。但是这个能力真的是适合现在的她吗?我没没有在拔苗助长,过度要求?我有没有把自己想象成她,去感受和体验她在面对这些事情时,是能够做到,还是超出了能力,有很多困难和情绪在这个过程里。有时候即使她能做到,但仍然要关心过程里的她,内在经历了哪些变化,需要妈妈如何地陪伴,让这个过程的感觉可以更好?
为什么小小的事情会让我大发感慨,也是最近接触了太多高危的学生。听到他们很多被眼泪浸泡的故事。故事里的他们独自面对困难,没有人可以理解和支持。所有的人会说:小孩子懂什么,小孩子的话不重要。你们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就做不到呢。有多少人在忽视这些细节,那些不重要的情绪就像是石头一样,一颗颗地堆积在孩子的心里,一年年,直到有一天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推车这件小事,让我感觉到很难受,所有的人都觉得那是理所当然。当社会只剩下一种声音的时候,那会非常地遗憾。如果有孩子做不到,那就会变成他的问题。而我们成年人生活在只有一种声音的社会里,我们也很容易迷失,忽视了每个孩子的差异,无法看到孩子在成长里的困难和挑战。也许有人会觉得我这样会养一个没有用的孩子,因为困难和挫折才能带来成长。我不否认,但是我不想要制造困难,因为生活已经有太多的困难是不可避免。我也宁愿孩子平庸,也不要带着这么多的伤变得优秀。写下这篇文章,只是为了提醒自己。
孩子,愿你被世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