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omic analyses of primitive, wild and cultivated citrus provide insights into asexual reproduction
本文通过对四种柑橘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获得了与柑橘多胚现象高度关联的11个基因,并将其定位在80kb的区域内。其中一个CitRWP的基因与多胚现象的关联度表现得尤为突出。这里要补充一点单胚与多胚的知识,单胚就是一个种子种有一个胚,多胚就是一个种子中有两个及以上的胚,柑橘的花在受精后,有些品种的受精卵可以成功发育成胚,有些品种靠近珠孔的珠心细胞也可以发育成胚细胞,形成胚。而且这两种胚在形成过程中还有一定的竞争,如果受精卵形成的胚不够强大就容易被淘汰,珠心胚发育来的植株只具有母本的遗传物质,不能得到融合了父本遗传物质的杂交种。此外,柑橘本身就是自花授粉的植物,其座果率只有1%~5%,可想而知想要成功得到柑橘的杂交品种难度是很大的。华中农业大学张斯淇的博士论文 中发现CitRWP基因在品种间的基因序列只存在少量SNP, 比较保守,但其表达量在单胚与多胚的柑橘品种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多胚山金柑中CitRWP表达量显著高于单胚山金柑。之后又发现在多胚品种的CitRWP的启动子区特异插入了一个MITE转座子。MITE (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是一类特殊的DNA介导的转座子,具有转座子经典的靶位点重复(TSD)和末端反向重复(TIR),但是它具有长度少于500bp而且多拷贝的特征。这个元件通过插入到基因的启动子、编码区、内含子、UTR等多种方式影响着基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