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晁卿衡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唐朝时日本派来中国学习交流的学者,参加科举考试还高中了状元。他在中国居住了很多年,和李白是好朋友。
帝都:长安。蓬壶:蓬莱、方壶,都是神话传说中海上的仙山。苍梧:苍梧山。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我的好朋友日本晁衡离开了长安返回家乡,乘着一片风帆驶入东海绕过蓬莱、方壶两座仙山。首二句点题,交代事情的起因。“蓬壶”是仙山,用在这里有一股仙气飘飘的意味,同时也让人联想到晁衡脱凡出尘的气质,这是李白对晁衡的赞美和偏爱。
“明月不归沉碧海”,晁衡啊,你像沉入明月一般沉入苍碧的大海,再也不回来了。当时消息传来,人们都以为晁衡在海上遇难。李白十分悲痛,写下这首悼念的诗。明月沉入了大海,这是多么开阔的境界,李白哀伤的情绪也是如此的外放和飞扬。
“白云愁色满苍梧”,我的哀伤啊,就像那漫天的白云笼罩了整个苍梧山。第三句境界非常开阔,第四句就很考验诗人的功力了,如果续不好这首诗就写坏了。李白是不会让我们失望的,他在第四句用无边的白云笼罩了整座大山,完美的承接了第三句开阔的境界。
这首诗写得情深意切,晁衡后来返回长安读到了以后深受感动,回赠李白一首《望乡》:
卅年长安住,归不到蓬壶;
一片望乡情,尽付水天处;
魂兮归来了,感君痛苦吾;
我更为君哭,不得长安住。
全诗大意是:我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几年,终究还是到达蓬壶,没有回到家乡;一片思乡之情尽数消散在天边与大海;一缕惊魂回到了长安,你的真情使我深受感动;我更加为老朋友你痛哭,不能在长安施展你胸中的抱负。
这首诗先概述自己还乡不得的苦闷与惆怅,接着对李白的情感作出回应,最后又为李白的遭遇表示同情。四十个字包含如许多的内容,而且感情真挚,是一首不错的诗。
晁衡返回长安时,李白已经被唐玄宗“赐金放还”逐出长安。李白自视极高,以东晋名相谢安自况,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诗句。然而当时的朝廷却不能容他,不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这是李白心中最痛苦的事,所以晁衡在诗中写道:“我更为君哭,不得长安住”。晁衡对李白了解很深,也难怪李白把他当做知心朋友。
小贴士:晁衡在中国不仅读书,而且考取了进士,被授予门下省左补阙的职务,这个职务能够接近皇帝,他的才华得到了唐玄宗的认可,官位不断提升。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几年以后,晁衡非常想念家乡思念父母,再三请求之下,唐玄宗同意他回国。
然而回国的途中很不顺利,先是遇到风暴,他乘坐的船触礁,与其它的船只失去联系,这也是人们误以为他遇难的原因,这是天灾。后来登陆,又遇到了人祸,一行一百七十余人被当地土人屠杀殆尽,仅晁衡等十余人幸免于难,后来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又安全返回长安,终其一生再未回国。
他的诗人朋友不止李白,王维、储光羲、包佶都和他有很深的交情,都有诗作互相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