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网上看书评时,浏览到这样一句留言:
“这摆明了是功利性读书嘛!何必大张旗鼓地宣扬呢?”
诚然,在许多人眼里,功利性阅读自带铜臭,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它使我们的阅读动机显得不那么单纯,也就打破了阅读带给人美的享受和品读文字时的极致体验。
就我自身而言,我对有目的的阅读是不排斥的。
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书,被称为经典沉淀下来的作品不计其数,我们不可能有精力读完十分之一,更别提所有。
但我们内心深处是计划着读更多书的。
以我自己为例,我从去年元旦开始制定年度书单,目标很小,一年50本左右,去年是超额完成了不到十本的。
2018年过去了一半多,我的书单还剩下不到一半。在已经读完的书中,也有很多是后来加入的新成员。
可见,我们对书的需要往往超过我们的最初预期,我的书单里总会多出年初时不在计划中的新面孔。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
除了阅读小说(由于小说情节生动,刻画细腻),其他书读完以后在我们的脑海里也就只剩下些零星残痕,像哲学、社科、经济类读物光是干看,看完基本也就忘完了,这种读法显然收效甚微。
究其根源,它们本来就不属于那种可读性极强的读物,它的故事连贯程度不像小说那么明显。
再者,我们也难有那么大能耐,仅仅用一个礼拜的时间迅速消化创作者经年累月的思想结晶。
也正因此,如果不通过目的性地分析解读,光是干巴巴地看,只要能汲取其中5%的养分,已然是相当了不起了。
“边阅读,边提问,边思考”可以很好地化解这个难题。带着问题读书是没有错的,有时提出问题还要比回答问题更难得、更重要。
比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更推崇“读书+思考+提问”模式。
“功利性”阅读就像钻深井一样深入书本里 ,甚至是笔者的内心世界,开凿出更多源泉,系统性地了解和学习这一领域的知识。
如果我们不渴望从书本中受益,应该不会有那么多阅读爱好者。不论是拓展知识面,丰富头脑,陶冶情操,还是出于其他需要,我相信读者总还是希求从别人的文字中得到些什么的。
我从不缺乏对图书的热情,但难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难在从书中获取可以简单加工后方能运用的经验。
文章最后来总结一下,对于阅读过的书,想要有所获,我打算从以下几点入手(包括但不限于):
1.读完此书我学会了些什么?(知道了什么问题的答案)
2.对于作者的见解,我还有哪些地方持不同意见?(学会质疑,学会提问,提出各种问再阅读、思考或者跟别人交流)
3.根据书中涉及的知识,我还需要深入挖掘哪方面?(阅读延伸)
4.梳理作品脉络,尽量用思维导图展开,使整本书的主旨清晰明了,架构系统化。
5.把上面提到的用一个几百字的读书感悟的形式表现出来。
6.其他。(根据需要适当增删)
我觉得这样阅读才能有获得感,才不会白费力气。显然,如此去阅读耗费时间是必然的,但从效益上来讲,一点都不亏。
当然,针对不同的书,采取相应的读书策略,功利性阅读+享受型阅读=完美体验。
无言漫的阅读目标:走出“认识字,但不会阅读”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