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错过
作者原本有很多机会可以拜访柳比歇夫,但总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拖延。生活给了我们很多机会去见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珍惜眼前,活在当下。
2 人格魅力
柳比歇夫看上去就是个小地方来的老头,没有自己的学生,但还是有很多人被他吸引向他学习。
3 从方法到精神
一个人良好的习惯一开始是或许是刻意培养出来的,潜移默化就会逐渐影响精神气质,慢慢变成个人标签。
4 “花”时间
再次强调“时间=金钱”的概念,花钱知道节省知道攒钱知道开源节流,那么花时间呢?时间记录就是花时间的记账本。
5 时间感
因为手机支付和刷卡,有时候感觉不到自己花了多少钱,反倒是花现金的时候十分肉疼。我们总是嚷嚷着没时间,可我们对时间本身有多敏感呢?
6幸福
柳比歇夫看似枯燥的时间记录其实是为他一生的理想服务的,所以他不觉得辛苦。我们学习各种方法技能为的是什么呢?这样做的我们幸福吗?
7 时间分类
第一类时间即有效工作时间需要细致客观地记录总结,其它的时间也要平等对待,慢慢建立起对自己时间分配的认知。
8 时间之镜
从《自控力》开始我就有这种感觉,这些自律自控的方法其实是让我一点点开始认识自己、研究自己、和自己博弈。
9 人性
柳比歇夫在儿子阵亡那年虽然依旧根据计划工作,但是也记录了一些用来悲伤哀悼的时间。甚至在很多年后的信件中,依然记录着他的丧子之痛。
10 坦白
对自己真实地坦白,浪费的时间也真实地记录下来,一时贪图玩乐也可以承认。给自己竖起“高大上”的大旗,做不到会更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