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家长会面临孩子很多的问题,例如东西乱扔、回家不写作业、乱发脾气、说话不听等等等等,但是最近两年,好像孩子的所有问题都统一起来了,那就是不停地看手机。不写作业也是因为要看手机、看起手机来也不会乱跑乱跳搞破坏了、发脾气是因为不让他看手机、不让他看手机肯定不听,甚至躲进厕所里不出来等等。
为什么看手机会成为最大最普遍的问题?很简单,手机显示的内容是有针对性,它会因人而异,找到不同的看手机的人所想要看的不同内容。在看电视的年代,爸爸爱看新闻,妈妈爱看肥皂剧,孩子爱看动画片,但是电视机只能选择一个节目来演,如果孩子想看动画片,可以,看两集就得换台了,不会没完没了,因为爸爸要看新闻了,妈妈要看电视剧了,这些都是孩子不感兴趣的内容。而手机拿在手里,即使是你第一次拿到这个手机,有大数据支持,它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你的喜好,并不断给你推送相关内容,让你无限沉迷,忘却时间,成人都很少能够抵抗手机的诱惑,更何况是思想不成熟又没有自制力的孩子了。
最近跟朋友见面,他说他要把孩子送到一个不能看手机的学校去,因为一个孩子一旦看上手机,立马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孩子,而这并不是她一个人的孩子的问题。让她下定决心做这件事情的事件是一次普通的家庭聚会,几个同学和家长一起出游,上午的安排是去郊区的菜地里摘菜,一切都是那么和谐,仿佛这个世界的所有美好都出自这个普通的上午。几个孩子个个有礼貌,见人就打招呼,叔叔好、阿姨好,还有小朋友夸她漂亮,情商高得不得了;拔萝卜的时候孩子们还会互相帮助,男孩子主动担起责任帮助女孩子,有小朋友被菜叶子划到小手,其他人都在焦急的找创可贴,大家围在一起关心受伤的孩子,伤口包扎完毕就让她站在旁边不用干活了,大家替她把菜摘好,每一个孩子都那么认真、勤快、善良、有爱,这个上午简直堪称完美。
转折点出现在午饭过后,孩子们都说要玩一会手机,家长们也没有拒绝,毕竟干了一上午的活,孩子们表现也特别好,玩一会手机属于合理要求,虽然有家长已经提出来,只要玩上手机就很容易出现矛盾,因为玩起来容易,停下来可不容易,不如直接进行下一项,去果园进行采摘。但是吃饱饭后不止孩子想玩手机,家长们也想休息一下,大部分家长倾向于就让孩子们玩一会吧,规定好时间就行了,到了时间就没收手机,孩子们自然也是答应的好好的。
时间到了,意外却发生了。家长在收手机的时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可能在家的时候比在外面要容易一些,毕竟只有孩子自己,也不存在面子问题,男孩子基本上都在打游戏,女孩子在刷视频、微信聊天。打游戏肯定是不好临时停下来,所以男孩子们就一边继续打一边跟家长商量推迟时间,女孩子看见男孩不停下来,自己也没有停下来的必要,有的甚至躲到外面或者厕所去了,上交手机这件事情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件很难完成的任务,尤其是要这些孩子同时停止玩手机,他不停我也不停,他停我再停,已经乖乖上交手机的孩子看见别的孩子没交,硬要把手机重新抢回来,别的孩子交了手机,自己的孩子还沉浸在游戏里无法自拔,家长脸面上过不去,就开始抢夺孩子的手机。
一时间因为手机的战争爆发了,孩子似乎还是上午那些孩子,但是似乎又变成了另外一些孩子,上午那些乖巧、懂事、善良的孩子们,突然变得粗鲁、暴戾、神经、歇斯底里、不可理喻,被抢了手机的男孩试图抢回手机,甚至开始动手跟父母拉扯撕吧,有的孩子在大声喊叫、有的孩子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有的孩子甚至在骂人。朋友被这一幕彻底惊呆了,同一批孩子,怎么玩了手机之后就会性情大变呢?她儿子更是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她都有些恍惚了,这还是上午那些友爱的孩子们吗?怎么世界变化这么快?
最后的结果是,有两个家庭因为战争取消了下午的行程,气鼓鼓地直接回家了,剩下三个家庭开车去采摘,一路无话,每个家长和孩子的心头都被阴霾笼罩,直到采摘进行了一段时间,大家才又恢复了一片祥和,孩子们又都变成了勤勤快快、积极向上、互相帮助了,似乎只要不玩手机,一起做什么事情都是开开心心的。
现在不止是大人离不开手机,孩子也离不开手机,因为看作业要用,写作业也要用,英语听力要用,数学对答案也要用,就连我女儿这样自律的孩子也一样。她之前写作业的时候都会刻意把手机放在客厅里面,怕影响学习,手机对她的影响不是打游戏也不是刷视频,而是微信和同学聊天,看到信息就要回复。这种聊天肯定不是单方面的,甚至不是双向的,而是多向的,晚上一定是有一堆同学都拿着手机发信息,你跟我说几句,我跟你说几句,再跟她说几句,只要一个话题起来了,半天都结束不了,时间就这样溜走了。现在女儿平板必须在手上,不是为了聊天,写而是作业预习复习都离不开,但是只要平板在手,就避免不了看信息回信息,这也是她学习效率低最主要的原因。
实际上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离开手机,之所以离不开是因为不想离开,手机给了我们太多我们想要的东西、喜欢的东西、欲罢不能的东西,我们被这些欲望所牵引,不知不觉地沉沦。可不可以只用手机做有意义的事情,毕竟现在人与人的主要沟通方式都在手机里,这是社会的进步,我们没有必要拒绝,但是摒弃那些没有意义的东西,例如消遣类的,只让手机成为一种工具?原则上可以,事实上却办不到,利弊交错在一起就是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
那么孩子可以办到吗?这个其实是可以的,孩子对于手机的需求其实没有那么大也没有那么必要,家长如果从一开始就控制孩子的手机使用,并安排好孩子的生活重心,手机并不是必须的。我有两个同事的孩子平时都是不用手机的,一个把业余时间都安排做运动,一个把时间都安排读书,有手机上留的作业时拿出来把作业做完就可以了。但是这两个同事都做到了共同的一点,也是大部分家长很难做到的一点,就是自己也很少在家用手机,孩子读书自己也读,孩子运动自己也运动,这是在陪孩子,也是给孩子做榜样,所以你给他们发信息,绝对不会秒回,一定是抽空回的,这就在家庭中形成了一个很好的闭环。
如果家长必须要看手机,只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是不能够,只是很难,家长改变孩子才能改变,这也算是有付出才有回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