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不玩电子游戏?
人生游戏,游戏人生。窃以为,最重要的部分,其一是时间,其二则是心情。人的一生平均年龄为71岁,约为621960小时,若在其中十年每天玩3小时游戏,(相信,大多数人每天是玩大于3小时的)考虑其中所损耗精力对工作和学习的影响,长期玩电子游戏,相当于在加速燃烧生命,而这绝对是任何一个认真思考过生活与人生的人所无法忍受的。
而对于心情来讲,无疑玩电子游戏,无论是手游还是在PC上的游戏,其中的输赢得失,都会对心情产生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负面影响自是不必说一定是有害无益的,那一定会有人质疑,不是还有正面的影响吗?试问,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的游戏玩家?除去一次超神的谈资还剩下什么?最终留存的无疑只是空虚与无所适从。
我在这里讲的是那些将游戏放在较高地位的青年,而不是仅是将游戏作为消遣的人,毕竟游戏在发明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因此适度的游戏是可以被提倡的,如果你是一位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玩家,本篇文章的作用就仅仅是一些建议,很明显这类人是少之又少的,尤其是适龄的各位男青年,毕竟现在游戏的目的就是促使玩家沉迷其中,并间接从中牟利。
我们为什么会沉迷于游戏?
有句话说的好。游戏是一堆人,一堆高智商高素质的年轻人,花费了数年时间,仔细钻研技术,困难攻关,甚至会研究游戏中的心理学等等,才会得出的劳动果实,而老师们在上课前,仅仅需要改变几张幻灯片上的几个字,就可以凭借他们参差不齐的水平照本宣科,那么为什么还要要求我们不玩游戏?虽然我并不赞同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对于教师的主观批判,但对于这句话的前半部分的正确性与真实性,我是没有任何异议的,对于电子游戏与游戏制作的人,我完全没有任何负面评价,一切的一切都指向那些沉迷于电子游戏的玩家本身,而且我认为沉迷于游戏的人并不是缺少自控力,而应该是没有彻底的思考过游戏存在的原因及没有考虑过,其对其依赖的必要性。
但游戏是如何使人上瘾的呢!
大多数的电子游戏都存在打怪升级的套路,在初期以及强大的正反馈使游戏者无法在短时间进行细致的思考与权衡,以至于玩家无法自拔,中期,电子游戏便具有了不同的性质,从成就的获得到等级的提升,大都通过刺激多巴胺的分泌来使得玩家得到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快感,在游戏的末期应当已经有一部分人意识到自己已经沉迷,但此时最有趣的是,他们此时却无法逃脱,因为此时支配玩家的是他自己,是他自己的悔意,而且不是对浪费时间破坏心情的悔意,而是,游戏我已经玩过这么久了,现在放弃不是白玩儿。之后便会向更深的深渊,稳步的迈进。
终章:如何不玩游戏?
首先就是学会拒绝,很多玩家在一开始其实是拒绝的,但是有时会有伙伴兄弟邀请其一同打游戏,碍于情面,那就不如陪他们玩一下吧,自此时便无法自拔,所以我说拒绝是第一步,其次则是想通理顺各种关系,我相信任何能够打开这篇文章,并读到这里的人都一定是想要摆脱游戏魔爪的同伴,那么作为一名理智的青年,你一定还有许多更加值得你去做的事情,比如学习,比如运动,比如爱情,为什么偏偏要让游戏占据你宝贵的时间?
做一件事情有3个步骤,一是知道这件事情存在着,二是决定要去做,三则是实施。
我认为我们可以从第一步开始遏制,其原因则是,虽然信息时代已经使得任何一款游戏的宣传,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信息传递毕竟是需要一定的途径的,他们不可避免地自种种方式侵入我们,但总有一些消息获取方式是不含任何游戏信息的,比如简书 知乎等高端社区,比如正规的报纸杂志等刊物,若通过此类渠道求取新闻。也可免收电子游戏的被动宣传,另一个方面是个人本身的认识与理解,通过主动或非主动的方式获得对沉迷于电子游戏的排斥,或是说主动调控,就我本身而言,我比较喜欢后者,因为相对来说,避免被宣传有一定的难度而回避则更加主动化,能够较易掌控。
如文首所说。游戏人生,人生游戏。二者都有密切关联,所以作为时代骄子的我们为何要沉迷于电子游戏而不能将人生rpg也玩的登峰造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