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三点一弯钩。
01
有次凌晨两点,我到大街上接我弟弟。
约好了来看球,他直到开场仪式的时候才打来电话,说找不到小区门了。
大街上一辆车都没有,我远远望见一个人,走在路的最中央,蛇形一样向我走过来。不消说,喝高了。
弟弟一到我家里就吐了个狼狈不堪。等到他缓过劲来,一问,失恋了。
那女生我知道,弟弟追她就花了大半年时间,不惜精力,肯下血本。确立关系之后,更是把她捧在手心都怕化了,言听计从,生怕她有一点点的不开心。
不到一年,这女孩子还是提了分手。女孩告诉他,有次自己喝醉了,跟别的男人发生了关系。所以没有办法再面对他。
弟弟说:我不明白,我都说原谅她了啊,为什么她就是要分手?我对她那么好,生怕做错一点点事,就是害怕她跟我分手。
事情就是这样,如果一个人铁了心要分手,任何一个借口都可以成为分手的理由。也许她挑不出弟弟的错,所以宁愿爆出自己的错,或者捏造一个事情,也一定要分手。
在我看来,恰恰是弟弟的担心害怕,造成了他的分手。
02
记得刚学会自行车的时候,我第一次骑车上街。
眼见前面一个老大爷迎面走来,我心里一紧,担心自己会不会撞到他。于是反复默念:千万别撞到他,千万别撞到他……
结果我好像变得不会拐弯一样,直接撞向了他。好在只是轻轻碰到,更好在是个好大爷,道个歉就放我走了。
我接触过不少演讲紧张的个案,特别恐惧演讲,每当要上台讲话的时候,都会极度紧张,浑身冒汗,脸色苍白。
他们在上台前,都有一个共同的做法,不断提醒自己:不要紧张,不要紧张,千万不要紧张。结果当然是脑袋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就像墨菲定理告诉我们的那样:黄油面包总是涂了黄油的一面先着地。正如俗话所说,怕什么,来什么。
03
墨菲定理涉及到的是概率问题。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看似跟墨菲定理相反的说法:你认为事情会怎么样,它就会怎么样。
这叫做自我实现效应,又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希腊神话里,皮格马利翁是一名雕塑家。有一次,精心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的少女。他深深爱上了这个“少女”,给她取名,给她穿衣,并且拥抱它、亲吻它。最终,他的真心感动了女神,便将雕塑变成了真人。
但其实,这两个看似相悖的说法,说的是同一件事。
这是因为,在读取个人愿望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里存在一个bug:它无法读取「不」。一切否定词,都会被直接忽视。
所以,当我们说「怕什么」的时候,对于潜意识而言,就是我们「想要什么」,于是越是害怕的事,越是会发生。
我尽管车技不佳,但转弯总是会的。真正的原因是,当我说“千万别”的时候,大脑读到的只有“撞到他”,脑海里的画面也是撞到他,于是情不自禁地就撞到了对方。
经常当众讲话的人都知道,一开始发言都难免紧张,但说上几句之后人就放松了。而如果反复提醒自己不紧张,大脑反而会固着在紧张的状态下,无法放松了。
恋爱不也是一样,如果你不断担心对方会离开你,你整个人都处于一种负能量态。两个人在一起时,呈现的必定是个紧张兮兮的状态,这种状态会让对方变得非常难受,反而把对方推离你身边。
04
生活里,我们做一些简单的调整就可以改变事情的走向。
最简单的方法是,将消极暗示改变为积极暗示。我们在念叨千万不要怎样的时候,是在潜意识里给自己一个消极的暗示,消极暗示来自消极语言。在《不抱怨的世界》里,作者认为语言可以改变思维,从而改变整个人生。
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使用正面词汇。把「不要紧张」改为「放轻松」,把「不要离开」改为「在一起」,把「不要什么」变成「要什么」。「要什么」不仅可以明确目标,正面词汇的使用也让大脑呈现正面积极的画面,带给我们更加积极向上的能量。
复杂一点的方法是,巧妙地利用这个心理规律。我的老师处理过一个演讲紧张的个案,他尝试了很多放松技巧,但是效果都不好。最后,他向个案提了一个奇怪的要求:下次上台讲话前,请一定努力保持住这个极度紧张的状态。
好玩的是,当个案有意识努力去紧张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不可能保持紧张的状态。这是因为,当你有意识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潜意识收到的是,我不再害怕这件事了。
但最根本的方法是,将自己从匮乏态转变为丰盛态。要明白,之所以会害怕和担心,表现的是一种匮乏状态。这种匮乏的根源,是内心安全感的缺失,或者更加本质的说,是拉康所谓的「原始的缺失」。
只有在生活中不断自省,终于明白「我本自足」的时候,我们即成为一个丰盛的人,而一个丰盛的人,不会担心失去这个失去那个,他们自信自爱,也活的更加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