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里经常会提醒,子女要多花时间陪伴父母,关心父母,了解他们的需求,避免老年人被保健品套路。
这种建议正确,但是没有用。
小时候偷偷跟同学去网吧,父母跟你聊聊人生,你就不去了?
Too young too simple!
这种新闻结论就是根本没有弄清楚现在很多老人参加保健品大会的真正原因。
关注健康,轻信宣传,贪图小利,都只是表面;生活寂寞,缺乏关爱也都是借口。最主要的原因,现在的保健品大会,是老年人social的地方啊!
现在城市老人的生活里,娱乐项目并不少,文能褒贬时弊家长里短颂红歌,武能花拳绣腿广场内外打麻将,而且很多老年人有且并不止一项活动,那在各个活动里认识的不同小伙伴在哪能全部聚齐呢?保健品养生会!
大妈爱跳舞不打拳,大爷打牌不唱歌,但大妈大爷都爱养生保健啊!
于是乎,在这样一个混合各种群体的保健品会上,父母们可以充分拓展社交圈,开发人脉,小到交流最新菜市场优惠信息,分享理财产品,偷偷给别的保健品拉新挣外快,大到旅游组队,逛街组队,钓鱼组队……还能顺便给单身的朋友、孩子、孙子牵线搭桥,夸夸别人孩子孝顺身体好,享受享受别人羡慕自己气质佳……身边还有一帮小年轻端茶倒水,嘘寒问暖,整个就是一场高端社区party,要不是年龄不够大,我都想去参加参加。
我们扪心自问,结婚几年倦怠丛生之后,工作、养家带娃之余,和朋友出去吃饭唱歌聊八卦是不是你更喜欢?何况是结婚了几十年,从你带到你孩子的父母呢。
就是因为吸引力这么大,加上保健品公司的小恩小惠、洗脑方法、从众心理,有的老人才会被套头,造成经济损失。
那我们怎么办?
首先,理解他们去的原因。
想想,你小时候大家都去春游了就你父母不给钱不让你去,你失落孤单的心情。何况父母花的还是自己的钱。
其次,要详细了解父母被推销的产品。第一确认“蓝帽子”标志
然后看产品批准文号
最后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真伪,对于有问题的产品直接报警处理。
同时也要向父母科普这些基本的法律和食品安全概念。他们经常在群里传食品安全的文章,肯定更关心自己花钱买的东西有没有问题。
真正的关心和陪伴,基于设身处地的理解和包容。
父母的生活里需要家庭之外的朋友圈,当身边的朋友都有购买保健品的行为之后,他们也很难独善其身,充分的理解他们,而不是一味地指责,甚至蛮横地收缴他们的银行卡,给他们把好产品关,控制冲动消费,深知不能乱花钱的父母们,也许参加几次不要钱的旅游,带回几盒土鸡蛋之后,就去玩别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