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精进写作100天# 97/100
很少看帖子的自己,也在周边朋友的分享中听到了最近“走红”的上海名媛。不得不说,她走上热搜的方式有些与众不同,并非是艳压群雄、也不是技多不压身,只因在高档餐厅目睹有人穿着随意而心生抱怨。
事情本身其实并不大,但却被一度吵上了热搜。刚听到时,自己有些诧异。这样的小事为什么会被炒上热搜,毕竟并非一线明星,也没有没有正面冲突,只不过是三言两语的抱怨。
但仔细想来,这一事件戳中了很多人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痛点:越是缺什么,越是炫耀什么,并以此来抚慰内心的焦虑与匮乏,化解无处安放的虚荣心。
这让我突然想起一位老朋友,她的年龄长我一些,是个很健谈的人,但是话题总是很局限:着装的品牌、高端的化妆品、老公的爱。起初,每每碰到她的分享总会让自己舒服地吞下这口“蜂蜜”,为她的财务自由和亲密关系而祝福。
一次聚会,几位一起共事的伙伴都在,我们说说笑笑,她总是不自觉地撩撩头发、摆弄衣饰,因为习惯了,我们也都不以为然。但让我意外的是,当我走进餐厅卫生间时,我看到她正在向一位大姐炫耀她身上的衣物,从内到外、从上到下,里里外外介绍个通透。
殊不知,这位大姐的老公身患重病,家里的可用资金大抵都拿出来支付医药费了,看得出来,大姐的衣服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套,不知道她有多久没有给自己买过新衣服了。
我走进后,打断了她们的话题。再次回到座位,我以为大姐会有些意难容,但并无此景。大姐依然夸赞了她的装扮以及幸福的家庭关系。
后来,偶然的机会和大姐聊起了这件事,本想宽慰她几句,没成想,反被开导。她和老公白手起家,也曾经历过富裕的生活,山珍海味、贵重饰品。后来老公生病、家里的生意也一落千丈,但两个人却意外回归到了最朴素的小日子,一日三餐,简简单单。
她说,失去的只要想要,就还能拿的回来,不必担心害怕什么、也无需着急、不安地掩饰什么,生活就是得到与失去、再得到与再失去的过程,也正因如此,人们才更愿意在逆境中怀抱希望,在顺境中谦逊随和。
反观自己,也曾因为害怕被指责,而一再宣称自己的努力;也曾因为害怕被轻视,而再三夸赞自己的优势。与其说那时的自己是自信满满的慨叹,不如说是对内在抗拒的压制,内心忐忑与外在环境间的矛盾,我选择用张扬的炫耀来制衡。
这件事不大,但却在我心里掀起了涟漪,不禁反思,对号入座。渐渐学会了闭嘴,从口到手的距离很近,但从说到做,我走了很久,甚至到现在,偶尔还是会不自觉地用这样一种方式来“保护”自己。
或许是不愿意让自己被他人看低、而心生苦恼,又或者是我把自己太当回事了,一个普通人的“偶像包袱”来得莫名其妙,却又如此“名正言顺”。
不了解他人的世界,又何必强加解释?同理,我们每个个体的生活又为何要强求他人的理解与认同,做你认为对的事情,为自己的成果而喜悦,为自己的失败而伤心,稀疏平常、简简单单的生活,才是它最初的样子。
内在越是丰盈富足,越是能清晰地看清我是谁、我在哪儿、我的几斤几两,越是能从所见所听所闻中滋养自己的内在;越是如此,越是懂得知足与感恩,越是愿意怀抱祝福包容质疑与种种猜测。并非她们不敢去解释什么,而是并无必要,你想要的我都有。
#闪亮研习社#闪亮日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