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想想你们以后能干什么?去个职高混日子么?什么公司要你们这样的?……」
辅导机构的校长扯着一口暴躁的方言、拍着桌子跟那些昏昏欲睡的初二小孩喊着。 我在讲台上不发一言等待她训话结束,心里却十分鄙夷她的行为——跟12、3岁的小孩谈职业。
这是我大学在辅导机构给初中生当补习老师的经历。那时觉得校长太功利了,小孩正是学知识的年纪,你却把知识和工作这种谋生途径连在了一起。单纯的学习,不问「俗事」不好么? 真的很不好。
之前看韩综《同床异梦没关系没关系》,高三女孩运营网店,全权负责拍摄、网页设计,除去成本一个月净赚达300万韩元(17400元人民币)。 而那是15年时的事情,哪怕现在这个工资在我国也能算的上是高收入人群了。
但女孩并没有因赚了小钱而满足,对以后的职业道路有十分清晰的规划。
大学入学面试老师在问她「为什么选择服装设计行业?以后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她回答「我不满足于只卖别人的衣服而是想要自己设计,想要拥有自己的服装品牌……」还打算在两年之内开实地店。
我震惊于女孩对自己职业道路的清晰认知还想「这姑娘真早熟啊」却没想到:难道不是我们习惯于把学习与工作剥离开来,职业规划做的太晚了么?
初中时唯一的任务就是考上重点高中,在重点高中的唯一目标则是考上好的学校,于是一直闷头苦学。
高考完要选专业了终于抬头,却是四顾心茫然「我要从事什么工作?我要选择什么专业」 其实只要在想到自己的理想学校后,再向前一步想一想「我想上的是这个学校的什么专业,这个专业对口的工作适合我么?」就好了。而这些归根到底都是四个字「职业规划」。
无需一一细谈古今中外优秀人物有多早开始进行职业规划,「笨鸟先飞」就已经是古人留给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真理了。如果你怕做不好一件事,那就早点开始;如果你怕进入社会水土不服,那就早早开始职业规划。
那么,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呢? 尤其是现在刚高中毕业生活还有无限可能的你们如何选择既擅长又适合的职业?如何选择后续学习的专业?如何进行相关技能和知识的储备?这都是你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职业生涯有45年之久,你正处于筑基期 首先,你要知道职业生涯的长度远超你的想象,60岁、70岁还坚持在职场的人不在少数。著名摇滚乐队queen的吉他手May Bri现年都70多了,还在乐坛发着光呢。
据奥美互动全球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在其著作《远见》中的阐述:人的职业生涯长达45年,以时间跨度可分为3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职业诉求。 1.筑基期(18-30岁):储备知识和技能 这个阶段包括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求学经历和初入职场的8年。 你要知道这个阶段的任务不是赚多少钱、也不是生活的有多舒适而是要为后两个阶段打下坚实的地基,为以后的人生积蓄足够的原材料。
学习比纯粹的成功更重要。 你需要在知识、技能、经验和关系四个方面有所积累。 知识是指你要对所从事的行业相关信息有初步认知,对行业中细分的职业有大致了解,对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有一定储备。
技能分为硬技能和软技能。招聘信息中有硬技能的明确要求,如果你不知道你想从事的职业需要什么样的硬技能,只需在求职网站上浏览招聘信息中的求职要求就能够清楚。
软技能通常不被写入招聘要求,但却能够成为你的加分项,而且不受职业的限制,可随工作不同而迁移。例如,信息搜集能力、高效沟通及说服能力、帮助及求助的能力、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 经验就很容易理解了。你大学期间在什么公司实习过?参加了哪些国家级的比赛并取得了好的成绩?有参加过志愿者或者义工活动么?你的爱好有取得成果么?
关系是你与他人维持的稳定的互助关系。这与我们平时人际交往的对象并不完全重合,主要包括:你的导师、你的上司、你的客户和你欣赏的人才。他们都是能够对你的职业生涯提供帮助的人。在这一阶段,你应该不断寻找、辨别和更新你的关系圈,为后续发展积蓄力量。
2.建造期(30-45岁):达成自己的职业目标 当你在第一阶段积累了足够的原料并打下地基后,就可以开始建造你的职业大厦了。 这时你要定下自己的目标也就是你的需要。你是想要赚够多少钱、拥有多大的产业?还是想在学术成就上更上一层楼而不考虑赚的多少?
3.装修期(45-60岁):拥有影响力 大厦建好了,接下来就要考虑装修了,而装修是要兼顾美感与实用性能的。这时你把人生的美感——有趣和意义——看的很重要。不同于大学刚毕业陷入缺钱的窘境,也不同于第二阶段主要在职业中加速前进获得成就感,此时的你对于职业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你们现在刚要步入职业生涯的筑基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寻找擅长与适合的行业,并不断积累与目标职业相匹配的各项原料。
二、职业选择的1个原则——爱好、擅长与社会需要的交集 虽然你们看起来离真正步入职场还很遥远,但其实你现在已经在挑选你要掌握的硬技能——专业了。 之所以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没有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就是因为他们在专业选择时的决策错误。 爱好文学的选了理工科,只为学校的牌子;个性活泼的选了历史,枯燥的学术道路完全无法从事,因此只能在毕业时说一句「大家都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啊」来安慰自己。
但你们却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在现在就选择一个想从事的行业和对口的专业。 布莱恩认为有1个原则是你在做选择时应该遵循的。那就是:在你的爱好、擅长和社会的需要中寻找交集。
1.你的爱好 你们还年轻,还有很多试错的机会,所以不要只听别人口中的热门专业就去选择,还是要考虑自己是否喜欢这个专业。 一是因为现在的热门专业在你四年大学毕业后未必还是热门专业、还有市场需求,二是只有你喜欢一件事才能更好的坚持这件事。 所以如果你有明确的爱好,并且内心十分想从事相关工作,哪怕是设计、建筑、心理学这样在别人眼中看起来不赚钱的专业,也大胆去尝试吧。
2.你的擅长 但仅有爱好是不够的。我喜欢看优秀的摄影作品,这是我的爱好,但如果让我来做摄影师去拍别人就不一定能拍的同样好了。爱好之外必须考虑擅长,你要充分了解自己个性、技能的长板和短板,努力发展自己的长板,而不是死磕短板。
3.社会的需要 无论是爱好还是擅长最后都要与合适的工作对接。所以你也要知道社会需要什么——你的爱好对应的工作是社会所需要的么?4年后的人才市场对此的需求会有大幅变动么?工资状况又是怎样,能给你带来稳定的财富么? 你要做的就是在这三者中寻找交集,从而向最理想的职业路径靠拢。 验证一项工作是否达到这样的标准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的实习,不断的试错。 所以大学时一定要尽可能的多去实习,在实践中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正确,该工作是否适合你。只隔着屏幕看别人的经验贴是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份工作是否是你的心水职业的。
三、用问题来修正职业规划 那么我们如何确认自己的选择是都正确呢?布莱恩认为在职业生涯中,我们可以通过4大问题来评估我们当下职业的价值。同样,你也可以用这4个问题来进行你的实习工作的选择并确定你的理想职业。
1.这份工作是否给你带来了学习和成长? 食堂门口发传单、寝室楼里卖插排、辅导班里教小学生加减法、快餐店后厨体验人生,这些都是你要避开的雷区。不能被写在简历中做为加分项的实习经历大多是没意义的,何况是这些完全不能带给你任何有价值的学习和成长的兼职。 在想要不要做这份兼职和实习之前问问自己「它能带给我什么样的学习和成长?这样的学习和成长对以后的职业生涯是否有帮助?」
2.你是否通过当下的职业对某些人、对你的公司甚至是社会产生了影响力? 小时候你肯定想象过自己是拯救世界的英雄,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童颜童语中的「你长大想做什么工作」回答无不是成为某个行业顶的尖人物。 现在的你也许会嗤之以鼻,嘲笑孩童的异想天开,明白了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可能只是平凡的度过一生。 但这不意味着你要浑浑噩噩的度日。也许你穷尽一生也未必能在某方面成为专家,但你可以在工作中做出一些细微的影响。你可以不梦想着影响世界,但你可以影响身边的人和事。 做一份工作时,时常问问自己: 我手头的工作对他人有什么影响?别人是否从我的工作中获得了便利呢? 我所做的工作有没有参与我们团队的核心任务? 我们的工作对社会大众有什么益处呢?我们开发的项目是使大众的生活更加便利了? 这些都是可以获得成就感、见证你的影响的地方。
3.你从工作中获得了乐趣么? 人生无非是「快乐」两个字,幸福总绕不开心情愉悦,所以在我们漫长的职业道路中也必须把乐趣当做一个必选项去考虑。 那新闻报道中动辄为食堂的饭不好吃、公司没有图书馆、健身房太小而辞职的年轻人不就是把工作环境带给他们的乐趣当做了工作选择时的必选项么。
4.你是否得到了适当的奖励,获得了匹配的经济报酬? 前两天看到一个微博上写小短文的作者发微博「以前觉得写文是为了自己的喜爱,但现在才知道:人是要吃饭的。」 无论一份工作是否有爱好做支撑你都必须考虑它是否能给你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以及它提供给你的经济报酬能否弥补你付出的成本。 你们正处于职业道路的起点,应积累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建立高质量的社交圈并储备有意义的经验。
在职业选择时要尽量在爱好、擅长与社会需要中寻找交集。 如果你不知如何选择职业或者不知道这个职业是否适合你,那么首先一定是去实习,然后问自己上文提到的4个问题。相信那时你一定会对自己的目标有一个更清晰的理解。
希望能帮到您,关注微信公众号【纸糊语】,回复【文案课】免费获取文案写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