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一幅画,一脉文化传承。
《清明上河图》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
转眼又到了清明时节。在这个阳春三月,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处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与早春的生机。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的我们每逢清明便可放假三天,或上山祭祖,或出门踏青。而早在上古时代即已有清明习俗,经过不断演变与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还将寒食节、上巳节等多种习俗融为一体,有祭扫、郊游踏青、荡秋千、放风筝、宴饮、蚕花会、等形式,是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化节日。
清明节也深受文人骚客的青睐。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在诗人眼中,清明节总有一种朦胧的美,或清冷、或怀思。而在画家张择端的笔下,清明节之美则是明朗清晰,热烈而富有生机的,这些情绪充分体现在他唯一存世的巨作——《清明上河图》中。
《清明上河图》是一副由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的风俗长卷。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角子门内外,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全画可分为三段:首段描写市郊景色,低矮的茅檐小屋,来往的行人,风景优美而宁静;中段是高潮部分,以上土桥为中心,描写了汴河两岸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热闹非凡的漕运;后段描写市区街道,各种各样的商店鳞次栉比,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车马络绎不绝。
整个画面从右至左徐徐展开,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作者在纵24.8里面,横528厘米的画幅中,共描绘了500多个人物,车马、房屋、舟船、树木不胜枚举,情节跌宕起伏,繁而不乱,一气呵成,真实地再现了北宋社会面貌,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珍品,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列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一副动态的《清明上河图》,吸引了海内外众多艺术爱好者。它备受关注的原因不仅只是动态《清明上河图》震撼的视觉效果,也因为它展示了一个1000多年前的繁华大都市。在这样一个世界级的,探讨未来城市发展的博览会上,展出一副描写中国古代城市面貌的绘画作品,有两方面用意是显而易见的:一来《清明上河图》彰显了大国风貌,它潜在的反映了现代中国对自身世界地位及价值的想象,这是一种强国的梦想;而另一方面《清明上河图》讲述的东京,是一个有着科学的城市规划和蓬勃的经济贸易的大都市,它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典范,而这种城市面貌是与西方或现代中国的城市截然不同的,它与乡村的有机融合,现代而不冷漠,这似乎正是今天我们所追求的“未来城市”的概念。
盛世大国,繁华帝都
《清明上河图》给我们展示的世界大都市到底有多发达呢?从人口上来说,历史记载,在宋神宗时期,东京已有居民20万户,人口达到百万以上。而欧洲直到19世纪初,也没有一个国家人口超过百万,伦敦最多也只有95万人。而从经济贸易上来说,北宋经过汉唐以来的历史积淀,以及范仲淹、王安石等领导的多次政治经济改革,在农业、商业、手工业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绩,据记载北宋最高的年度财政收入为16000万贯(一两银约等于1.5贯),这应该是世界史上最富有的国家了,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东京是12世纪的世界级大都市。
从《清明上河图》各个细节我们都可以看到“大都市”的影子。图中大小船只达二十余艘,每条船可容纳20到30人,图中描绘了一艘大漕船因船夫的疏忽差点撞到桥梁,将全图带入高潮。这是北宋航运贸易的真实反映,宋代积极发展海上贸易,在临安(杭州)、明州、温州、秀州、江阴等均设有专门对外的海上贸易管理机构市舶司。东京当时约有6000艘漕船往来京城与江浙,海上贸易总额已超过当时欧洲的总和,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在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大众娱乐项目,如茶馆、酒肆、药店、饭店、占卜、妓院,以及各种小摊小贩,这些商户以勾栏为核心,形成综合性娱乐场所瓦子,各行各业在科学的城市管理之下有序发展。除此之外,《清明上河图》还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北宋在税收、消防、市政绿化、商业管理、装饰广告等方面所作的突破,这些都印证了那一时代的先进的城市化发展以及开明的政治经济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汴京所呈现的城市与西方的城市或者当今的现代化城市是截然不同的。今天的城市总是带着一股疲惫与冷漠,除了对于金钱的追逐,好像没有其他可玩味的了。当我们欣赏《清明上河图》时,疲惫与冷漠神奇地被一种烟火气息所代替,我们仿佛能听到叮当作响的驼铃声、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以及过往行人的互相寒喧。那种驻足停留的问候,茶余饭后的交谈,以及肌肤接触的亲密感拉近了我们彼此的距离,而这才是中国城市原本的模样。现代化不应该和“冷漠”挂钩,我们需要去追寻一个更具人情味与市井气息的人文居所,这大概也是世博会所倡导的“未来城市”的模样吧。
《清明上河图》独具魅力的原因,我相信绝不仅仅只是因为它的写实性。张择端作为一个画院待昭的宫廷画家,有着和王希孟等人同样的政治使命——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故画卷标题“清明”一词可能存在两种含义:一是直指清明时节,二是歌颂北宋徽宗的清明之政。《清明上河图》在细致入微的再现宋史的同时,从艺术层面讲,它是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的,淡雅的敷色,精湛的笔法,巧妙合理的构图,共同营造了一种“淑气相通”的大国盛世景象。
繁华落尽,民生疾苦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和我一样,喧嚣背后总有一种“热闹都是属于别人”的失落感。当我欣赏《清明上河图》竟也能品出这种感受。你看那流落街头,衣不蔽体的乞讨者,你看那手握纤绳,奋力摇船的纤夫,你看那与高官争执,力求减少苛扣的商户......这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深深的触动了我,他们都是和我一样,属于繁华背后为生活奔波的普通老百姓。
张择端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他在《清明上河图》中并没有刻意美化,而是如实的反应当时的社会面貌,画面中很多小细节,其实已经揭露了北宋政治的的弊端,有人说它预言了北宋的灭亡也不是毫无道理的。
图中主要描绘对象——11条槽船,是预言细节之一。这些槽船均无官兵职守,属于私家槽船。在北宋,粮食大多需要官方押运以保证政府对粮食的掌控,但《清明上河图》中11条槽船都是私人押运,说明政府在粮食管控上面已经相当疏松了。另外画卷中有一处无人职守的望火楼,汴京建筑大多为木质结构,一旦失火,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防火显得尤为重要,而望火楼却空无一人;在一处官府门口,有几名懒散的官兵,或坐或卧,毫无军纪......图中类似的景象还有很多,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余辉对此作了很多细致而独到的阐述,通过《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剖析出一个繁华背后,危机四伏的汴京城。
政治的颓败必然带来民生的疾苦,以及国家的衰落。张择端或许想用这样一个委婉的方式向徽宗谏言,又或许这只是千百年后的我们根据自己的推测而做出的,与作者初衷无关的判断。但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从古至今,关注民生一直都是亘古不变的话题,祖国强大,然后民生安稳才是根本。《清明上河图》传达给我们的画面感受也是涵括“大国和小市民”的,有热闹非凡高度发达的世界风范,也有兢兢业业努力生活的平民百姓;有繁华,也有落寞。
一纸江山故人远,半生烟火世情阑;虹桥影落繁华尽,梦回汴京认归帆。
今天的我们身处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中,每天朝九晚五穿梭于行色匆匆的街道,与呼啸而过的汽车擦肩而过,然后蜷入钢筋混凝土砌成的水泥盒子里与世隔绝。这种城市的冷漠与疏离让我们在面对《清明上河图》时,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或许来自画中也有为生活疲于奔波的身影;或许来自熙攘街道的烟火气息;也或许是根植于内心的文化自豪。我们梦想能生活在一个像汴京一样的世界大都市,也希望能保留属于中国城市那种特有的生活气息,当然,更重要的是,国泰民安,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