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对号入座”这个问题。
小A看到了前男友点赞了某条微博“还是会遗憾后悔和思念,但是希望我们以后都可以过得很好。”她开始感到有点受宠若惊,是不是前男友又想我了呢?他应该在后悔和我提出分手吧?他可能快来找我复合了吧...
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生活中见惯不怪。亦或者是朋友发了一条长朋友圈,不点名不点姓的在骂着,吐槽着某个人的人品。你刷到此条消息的时候,也未免会停下来想一下“咦,该不会是说我吧?上次我有这么干过...”
阅读心理学书籍时,看到书上描述的症状和自己很相像,于是开始怀疑自己也有心理问题。到后来,看每条都觉得和自己很相像。
这是怎么了呢?是我们的情感过于细腻又敏感,喜欢揣测别人的心思吗?
还是我真的就是有心理疾病呢?
其实,我们只是陷入了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心理学家弗拉(Bertram Forer)于1948年对学生进行一项人格测验,并根据测验结果分析。试后学生对测验结果与本身特质的契合度评分,0分最低,5分最高。事实上,所有学生得到的“个人分析”都是相同的:结果平均评分为4.26,在评分之后才揭晓,弗拉是从星座与人格关系的描述中搜集出这些内容。从分析报告的描述可见,很多语句是适用于任何人,这些语句后来以巴纳姆命名为巴纳姆语句。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就拿算命来说,很多人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巴纳姆效应呢?
其实是“主观验证”在发生作用。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在我们的头脑中,“自我”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所有关于“我”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比如我们的手机号码、电脑桌面、卧室的墙纸自己都会精心设计,为的就是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
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巴纳姆效应呢?
第一,要学会面对自己。当一个人想要认识自己,首先得学会面对自己。
第二,培养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信息对于判断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视,没有相当的信息收集,我们很难做出明智的决断。
第三,以人为镜,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在比较的时候,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条件相当的人作比较,这样认识自己,才比较客观。
第四,通过对重大事件,特别是重大的成功和失败认识自己。越是在成功的巅峰和失败的低谷,就越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性格。
当下次我们再陷入“对号入座”的困境时,翻出这篇文章来看看吧。学着去认识自己,才能避免走入巴纳姆效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