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真有这个巴黎,也许没有。——题记
在众多社科类的书里选了这本《巴黎记》,原因有三:
游记或许读起来不那么累;
成为人类集体潜意识的城市有很多,关于巴黎的老调重弹会有何不同呢?
我能从这个巴黎中汲取什么样的力量来应对当前精神世界的诸多冲突。
于坚的游记以日记的形式展开,细看发现时间线是乱的,忽而2016,忽而1990,然而叙事没有被破坏,作者打通了时间的壁垒,任读者肆意游走其中,这种结构的自由带来的情绪的通融值得玩味。
于坚构建的巴黎——琐碎,拼凑。随笔、摄影、诗歌、小说……有关巴黎的一切,所见所想,牵丝攀藤地在日记中展现。待读完问问自己能写下点什么感悟时才挠挠头,于坚写了个什么?巴黎是什么?非常模糊。于是试着将作者的思绪理清,看清楚他笔下的巴黎是什么,才知道作者到底在表达什么。
巴黎是……?
我摘抄了些作者行文中对巴黎的描述和感悟。
1. 旧事物闪着光 下着雨 塞纳河流向远处高原
2. 出国就像是一种逃亡,失去了信任。我躺在天堂般的浴缸中,想象着明天的巴黎。
3. 来到了《格林童话》的某一页里,那些法国民居在我看来就像是宫殿,与我童年时代在《格林童话》里看过的插图中描绘的差不多,安静得惊心动魄,没有人的城市,隐约传来汽车的零碎声音,像是一群刚毕业的蚂蜂。
4. 这个早晨令我奔溃,窗子外面那个旧兮兮的巴黎对我的世界观的冲击,就像一场原子弹爆炸,我的城市正汹涌着一种庸俗不堪的维新思潮,拆得个灰尘滚滚。
5. “太贫弱了,太灰色了。人类需要欢乐,需要无所顾忌,需要敢于大胆的亵渎偶像,包括最神圣的在内。……怀疑与信仰,两者都是必需的。怀疑能把昨天的信仰摧毁,替明日的信仰开路……” —— 《约翰.克里斯朵夫》
6. 真理沉默如铁,长者守口如瓶。
7. 我该听哪一个 告诉我 或者给我两幅耳朵
8. 我一直以为巴黎是一堆发黄的禁书,或者一个空掉的香水瓶。
9. 我一直被蒙在鼓里,以为求新是一个世界趋势,全世界都在忙着推倒重来。我茫然,发现巴黎岿然不动,一头顽固守旧的大象,趴在世界之夜中。我没有抵达未来,仿佛回到了过去。
10. 虽从未离开昆明,我也丧失了故乡。
11. 我对巴黎一见如故,它不是我的故乡,却时时刻刻唤起我对故乡的记忆。
12.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对伟大的doing如此严厉,而对渺小的东西如此不屑与宽容”——巴尔扎克《邦斯舅舅》
13. 巴黎在于的只是它过时的、致命的美。
14. 我像某种蛆一样爬在巴黎这本腐烂的巨书里。
作者对巴黎最初的印象源自各种文学作品。特殊年代信息闭塞,偶得的几册小说,像是黑屋子里的一扇小窗,衬着屋内的昏暗,窗外辽阔而明媚。
作者说“我没有抵达未来,仿佛回到了过去。”
成年后来到了书里的巴黎,迎来的却不是想象里的世界。
来到了巴黎,于坚却说:虽从未离开昆明,我也丧失了故乡。故乡又是什么,他丧失了什么。
“故乡是……?”
依旧是借着于谦之眼,看看他眼中的故乡的样子。
1. 世界上的大多数城市抖概念化地朝着进步、幸福、未来,只有巴黎拒绝任何预先设定的幸福,巴黎自己就是幸福的黑色沼泽。
2. 2015年巴黎发生了大屠杀,132人在枪击和炸弹中死去,可怕的罪行并没有激起巴黎人“特朗普”式的反应,这并不奇怪,或许这种残忍的、超越了道德的包容本身就意味着巴黎之魅力的深度。
3. 人们被自己所创造的物的世界压制、奴役,甚至异化。人们永远行走在路上,似乎不知疲倦地赶往下一个目的地,异化为行走的机器,丧失了主动思考的能力,无暇也没有意识做出反思乃至批评,沦丧为平庸和狭隘的“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
4.巴黎太落后,只有那些浪漫主义者、架上绘画的忠臣、古董爱好者、波西米亚人、写诗的疯子……才挂念巴黎,仿佛巴黎是隐居之地。
5. 巴黎是一种抵抗,一道同质化时代难以攻破的马奇诺防线,历史、经验、自信、顽固、守旧而生动乐观……我相信巴黎后面的欧洲被攻破了,巴黎也不会被攻破。
6. 世界许多城市,你一眼就可以说出它们的特征,比如:纽约,“林立、实在、自信”;北京,“宽阔、高大上、虚无感”;伦敦,“守旧”;柏林,“汲取二战的教训”;等等。但巴黎,你说不出那是什么,一片伟大的混沌。
7. “生活变为观念,观念回归生活。”——梅格-庞蒂
8. 巴黎荒原不是进步的结果,而是守成和接纳的结果,巴黎总是知道什么要守、什么需要维修、什么可以拆掉,什么必须拿来,什么应当拒绝……
9. “在最高的意义上来说,收藏者的态度是一种继承人的态度。”——本雅明
10. 一旦收藏,他对待物的态度就不再是轻率的,实用的,开始居敬。居敬、敬畏不再是概念,而是上手的。
本段的最后,于坚讲了昆明老城的一位古董玩家。对巴黎的解构最后还是指向了对故乡的记忆。
巴黎落后、抵抗、混沌、回归、拒绝、继承。
故乡落后、抵抗、混沌、回归、拒绝、继承。
在巴黎是故乡。
巴黎的一切都似成相识。
在这里《红楼梦》是《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是《左传》、《世说新语》,孔子、李白是海德格尔……昏暗的屋里也是曾是窗外明媚的世界,古今、中外,并没有什么区别。时间不是衡量世物的唯一尺度,地域也不再割裂。美成为衡量事物价值唯一的标准,或者说事物本身的状态美否是衡量它自己的唯一标准。
既然一切通融,为什么“故乡”不在故乡,却在巴黎呢?
我们是如何失去自己的故乡的?
1.收藏在反抗和拯救着物的异化吗?但这不是乌托邦,至少时间在这里不再是单向度的直线了。
2.时间将价值连城者和一文不值者都纳入美的宰制,在美面前,万物平等。
3.在中国,自五四以来,故乡已经不被信任,故乡在作家们的笔下,只是进步的绊脚石、批判对象、拆迁势在必行,作家们奇怪地与国家意识形态保持着一致。
4.故乡是一种对存在的信。……历史、经验、时间,只在细节中存在。
5.巴黎骨子里对“规训”身怀恐惧,天生不适,与别的革命追求控制人性不同,法国大革命骨子里反抗的是规训,追求的是自由、人道主义,通过守护,创造各种彼此矛盾的、公开的或私密的细节来反抗。
6.其他城市似乎只是勉强允许游荡、懒散、闲逛的社会废物存在,而在巴黎,实际上它的街道邀请人人都这样做。——本雅明
7.回到事物本身,就是回到被认识所惯常谈论的认识之前的那个世界,相对于这个世界,整个科学的规定性都是抽象的、符号化的和不能独立存在的,就如同地理学之相对于自然风光一样——在后者那里,我们首先知晓的是一片森林、一方草地和一条河流。——梅格-庞蒂
似乎是意识形态的统一,似乎是细节的缺失,似乎是失去了“美”这把标尺,取而代之的是对人性的绝对控制——故乡没有美的柔软和包容,统一而冰冷的标准没有温度,千姿百态的人性不被接纳,活生生的人没有了归属感,人们失去了“故乡”。
来聊聊美吧。
于坚描述了陈列在博物馆中的传统审美的艺术品和标新立异的、叛逆的、反传统的当代艺术,来厘清“审美”一事。艺术不仅是形式本身,艺术是一种表达,表达对世界的理解和态度。审美需要巨大的弹性,允许它出其不意、允许它的离经叛道——允许它真实。于坚的态度一直含蓄地隐在“巴黎”之后,此处却少有的直白,表达对那些失去“故乡”的艺术的批评。
如果只能审美尺度单一,美就依旧是那个僵硬冰冷的标尺,不能容纳更多的人性,让一部分人失去故乡,藏在形式美的面具之后,不能自由表达,流离失所、没有归属感。
“巴黎”能够接纳真善美,也能直视黑暗、负面、批评。
1.美不是固定的概念,那些美文首先是笔记。丑恶、粪便这样的字眼,王羲之,颜真卿写出来,那就是美,就是好。人们写了多少亮词丽句编织成的丑陋情歌和风景诗哪!
2.黑暗并非必须清除的负面力量,黑暗也构建着巴黎的魅力。
此审美之下所见的巴黎。
3.坐在书摊前面的老板多数是穿牛仔裤和皮夹克的中年人、老人,他们的衣着暗藏着昔日先锋派的时髦,陈旧但依然叛逆。把世界改造成嬉皮士乐园的激情消失了,深知消费社会的不可动摇,只好我行我素,天长日久,甘当犬儒。
4.但在这里,革命的目标并不是维新,而是丰富和创造生活世界的空间。
5.他(波德莱尔)的作品是会生长的,你要在时间里阅读他。
6.巴黎是一座活着的废墟。
7.(塞尚)他的画不是对世界的思考,而是看世界的方法。我无法说出他画出了什么,他只是令我看见了;我无法对这些不朽的颜色和线条说什么,他为我们提供了类似太初的东西。
8.巴黎有着某种魏晋风骨,为闲逛准备了许多曲径通幽之地。
9.巴黎固然也有追求成功者的空间,但它也容忍你在这里无所事事,故意放纵你不务正业,永远不会成功,优游自在。
10.我的意思是,可以吧这些作品自然地挂在你家的墙上,一如从前布衣在中堂里挂字画,也就是某冬烘先生十年寒窗的小品,一旦登堂入室,即刻满室生辉,令你在谷雨这天的黎明醒来时比昨天更热爱生活。
11.巴黎使得那些传统印象中的诗人,不食人间烟火、隐居在某处、自号风清月白的家伙们显得相当做作,写诗时多么自然的事,这不再是精神祭司们发号施令的语言特权,而是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12.它(狮子)也许感觉到了虚无,这是人类唯一可以教给它的,虚无是一种平面感。
13.世界风尚以新为贵,巴黎以旧为荣。
14.文明的贡献在于活法,而不只是说法。
作者对塞尚的这个注解,似乎也能借鉴来理解这本书,于坚令我们看见,看见“巴黎”,
看到世界的可能性,看到除了自己的活法之外其他无拘无束的活法。
巴黎是什么?
巴黎是一种活法。
巴黎似乎是一种哲学的落地,是我们的故乡,在我们的精神深处一直存在,甚至曾经做的非常好。开篇是曾经误以为“丧失”了,实际这种哲学并不高深,它在我们的世界妇孺皆知,触手可得。
1.仿佛巴黎人知道孔子的那个教导:温故知新。
2.巴尔扎克的意思是,这是些精神收藏家,口袋里空空如也,也收藏整个巴黎甚至更多。
3.巴黎创造了这种“原真”,它不是荒野的“原真”,是文明的“原真”,由于这种“原真”,文明可以一次次“温故而知新”,一次次“礼失而求诸野”,道法自然,通过诗、艺术收藏造物主的世界,这是老中国的一贯哲学,这种世界观曾经在宋代达到高峰。
4.伏尔泰说到中国:“专制君主不持偏见,一年一度举行亲耕礼,以奖励有用之术;一切官职均经科举获得;国家只把哲学作为宗教,把文人奉为贵族。”
5.“人充满劳绩,却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并没有那么深刻,它只是为巴黎这种地方写下的一句平庸广告。
6.……这是巴黎最伟大的贡献,巴黎贡献了一种死法,就像宋代的中国江南贡献过的那种死法。死在自己的文房四宝、假山怪石、花鸟鱼虫、画栋雕梁之间。
在说过了活法后,也不能回避死法。
书的最后,作者说巴黎不仅是一种活法,也是一种死法。如果此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热爱自己的活法,信任自己的“故乡”,死也就成了死得其所,完满圆融。
如本书开篇所说“也许真有这个巴黎,也许没有。”
世界上有一座叫“巴黎”的城市,透过它所见的却是自己的精神世界。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千差万别那么于坚所描述的这个巴黎,未必就是他人心中的那个“巴黎”。于坚的那个巴黎,是一种信任、坚持、传承、自由。这是于坚的精神故乡,也是他本人。
合上书本,我的精神故乡是什么呢?在有意无意的随波逐流之后,问问自己,是否还有坚持的,纯粹的,真实的,独特的,深爱的,那个自己,以及允许它千姿百态的那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