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发现问题,便及时记录,否则时间一长也就忘了。
生活的被动:(没意识到有一些事没做会被人催,原本不重要不紧急的事,变成了不重要但紧急的事)
过年回家,带了几双鞋,但鞋子没有洗,相对比较脏,老爸便开始念叨,这些鞋子像什么样子,不要了去买双新的,催着自己和老妈出去买鞋 好像每次回来都这样,这是自己对生活没有那么在意干净,鞋子买了将近800,平时没有洗,导致鞋子看起来很脏,丢了也浪费。
站在他人角度考虑:
两次中午在午休,老爸都在午休时进来,被吵醒,出去没关门,在楼上洗衣服,声音较大声,自己便觉得比较烦躁,自己以后得多照顾别人,别人睡觉,声音尽量弄的小声点,毕竟老爸可能没有这个意识。
教育的方式:
老爸让自己做一些事情,靠的是指责,催促,硬要让自己去和某个女生聊天,这种通过直接命令别人做事的方式,自己以后对待自己的儿女也需要注意:叫别人做某些事,一定不是通过命令就好,而是要了解对方真正的想法,需求,自己对那个女生没对上眼,一般就不会去聊了。
注重理解:
烦躁,觉得是别人的问题,但其实自己思维的问题,老爸老妈她们的教育水平本身不高,又何必要求我想象中的他们,他们做事情的发心也都是为了自己好而已,没必要因为一些小事便烦躁。
被天性带动,驱使:
天性是真的强大,明知道做某件事不好,但做这件事所带来的即时满足让自己深陷其中,这就是情绪和原始脑的力量,昨晚本想睡觉,不想玩手机,可一旦玩上手机一发不可收拾,看着电影,看到了第二天的5点左右,早上起来继续看了1个多小时。我想还是决心不够,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做成什么样的事,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没有非常的明确,才会被路途中的诱惑所吸引。
其实以上的行为和自己所遵从的价值观所违背,违背积极主动,时间浪费,如果真的是自己所认可的思维方式,就一定要时时翻看,时时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