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豪华十岁生日成风咋办?南京一位小学校长致家长的公开信火了》一文风极一时,引发了不少家长的关注,一时间生日宴成了家长们们不能不提的痛。相关调查显示,太原小学生一场生日派对平均消费约5万元。孩子的生日宴,到底办还是不办,这是否是摆在家长面前的一个两难选择呢?办,往往会咬着牙往肚里咽,代价太大,收获甚微;不办,往往让孩子无比失落,一年一次,同学的生日宴参加了,到自己却偃旗息鼓了,总是说不过去。
在这里,我们要认清生日宴的目,如果只是随着孩子一味地攀比,往往就失去其本来的意义,这样的生日宴不办也罢,只会助长孩子的不良习气。可如果家长认识到生日宴在孩子成长中的巨大意义,有效地设计活动,体现其仪式感,在团队中发现孩子,让孩子体会成长的乐趣,生日宴则是不可多得的教育契机。
前日,通过给八岁的女儿办的一次生日宴,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三个收获:
形成孩子自己的朋友圈,帮助孩子形成自主选择能力。
我们知道,孩子交往的过程中,会自然形成一个小圈子,当遇到生日宴这样的节日,到底是请谁不请谁,全得由孩子自己决定,这个取舍和选择的过程就是对孩子的一个考验。一个月之前,她便开始筹划自己要请的小朋友名单,并且确定了日期,开始发出了邀请。在邀请过程中,随着时间的调整,她也在调整自己的名单,并且调查小朋友们的喜好,如爱吃的菜、零食和水果、爱玩的游戏,做好信息统计和上报,这项工作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较好的成长契机和挑战。
二、培育感恩之情,学会关爱别人。
我们用餐的地方是一家普通的餐厅,小朋友们坐在一起,没有人帮助孩子夹菜,只见一名小伙伴拿起筷子,夹起一个新上的菜,先夹给寿星,然后再夹给其他小朋友。我正在心里感叹这个孩子懂事时,才发现不只是她一个,其他的小朋友也往往是这样。就连那个小豆丁宝宝,和程宝隔了一个同学,她依然坚持夹起一筷子菜,颤巍巍地送到程宝的碗里,分明让人有“隔座送钩春酒暖”的温情,无比暖心。宴会结束之后,我和孩子谈起,她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欠缺,第二天,她便主动给家人倒了饮料。利用这样的机会进行关爱和感恩教育,无疑是最好的时机。
三、发现孩子的优势与不足,培养一定的社交能力。
宴会结束后,根据先前与孩子共同的策划,参考《王牌对王牌》等节目的游戏,孩子们一共玩了四个游戏。分别是“传声筒”(即选择一个成语,由第一个同学表演传给第二个同学,依次传递,再由最后一个同学说出答案)“摸东西”和“猜灯谜”。先后选择了“闻鸡起舞”“鸡飞狗跳”“三心二意”“开怀大笑”“狼心狗肺”“心花怒放”“一马当先”等成语,有的小朋友表演得形象生动,猜起来却困难重重,有的小朋友觉得太难,有的觉得太简单。孩子们的需求,于是临时加了踩气球、两人三足的游戏。最刺激的莫过于“你来表演我来猜”了,每组小朋友手持一杯茶或者醋,通过他的品尝和表演让另一组来猜,孩子们更是使出了深身解数,玩得意犹未尽。在活动中,孩子们互相配合,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失落。这其中,通过观察,我发现了孩子的一些不足,有时她只自顾自地去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忽略了小朋友。
其实,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日宴也只是成长中的一朵小浪花。作为家长大可不必谈“生日宴”而色变,而应当利用这个难得的教育契机,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孩子的终生成长而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