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电影中关于“幸福”的定义是:“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笑的生活愿望能够实现。想吃的时候有得吃,想被爱的时候有人来爱你。”
人生,从来是一个从繁芜到简单的过程。曾经,我们追求轰轰烈烈,想要鲜衣怒马看尽长安花;后来,我们渴望平平淡淡,只求岁月静好珍惜每一天。而“岁月静好”的人生,无非是:有人懂,有事做,有所期待。
有人懂,不孤独。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孤独,是生命永恒的课题,而抵御孤独的“捷径”,就是找一个懂你的人。
如果有人懂,一切都有落点:当他问“晚餐吃什么?”,你答“随便”,却吃到念了好久的那道菜;当你说“大海很美”,他明白你爱的,是辽阔、悠远、深邃的事物;当你泪如雨下,或笑靥如花,他都知晓,这其中有怎样的起承转合;你们虽然久别于江湖,却始终熟稔如朝暮……。但如果和不懂你的人在一起,就算爱意浩瀚、旦夕相对,也是枉然和悲哀,因为喜好不被了解、情绪不被呼应、心情不被体恤。当然,有人懂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旦遇到,就是毕生之幸。
懂得,那是心灵的相契、灵魂的共舞,令两个不同的个体,宛如双生。
没人懂,即便锦衣玉食、万人拥戴,也还是终生流浪;有人懂,就算生如蝼蚁、弱如微尘,也终归有处可栖。
古语有云:“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见。”人生在世,太忙太劳累,固然叫人疲于应付;但如果太闲太安逸,也必定毫无乐趣可言。因此,找点事做,让自己恰到好处地忙起来,就是不虚度。人们常常说,太闲的人生,是一场灾难。“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那些找事做、不虚度光阴的人,就是不负韶华、不误自己的人。
正如海子在诗中写:“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我们来这世间一趟,一定要忙一点,做点事,别活得百无聊赖、寂寞空虚。
做人,也要有所期待。有了期待,就有了座右铭、指南针,不再徘徊。
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苦孩子出身的小伙子,因为没钱交学费,高中读到一半只好辍学。辍学后,他到城市里打工,每天起早贪黑,忙得不可开交。但奇怪的是,即便再怎么忙,每到周末,他都会留出半天时间,钻到附近的大学里;从学校出来后,他又总是叨念一句话:“这些孩子的样子真好看,一看就是读过书的。”
其实,他不是去玩耍,而是去“瞻仰”,因为那个地方,是他十载寒窗追梦的“目的地”。后来,小伙子自学考雅思,还拿到了外国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人活着,总要有所敬畏,也总要保持一份期待。没有敬畏的人,你让他从事建筑工作,他会以“干苦力的”来定义自己,造出来的房子不是危房,就是不成型的半拉子;怀着期待的人,内心有光、眼里有亮,他认为自己是“幸福生活的缔造者”,把每一栋房子,建造得结实又美观。
有人说:“每个人的生命都相似,只是点缀在生命里的希望和梦想使它们有所差异。”常怀希望,永远期待,你的人生自然会大放异彩。
叔本华说:“人生实苦。”作为自己的人生编剧,如果能自渡,就拥有了最好的幸福:有人懂得,心有归宿不孤独;有事可做,珍惜时光不虚度;有所期待,怀抱信仰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