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杨
说来惭愧,曾经浸染茶香近十年,从没想过去区分红茶与绿茶,不知还有白茶黄茶黑茶这回事,更不知乌龙茶是另一种茶类,而非仅仅一款茶的名字。
图为台湾乌龙茶。
此茶茶树种源自福建铁观音,经台湾商人引进台湾,茶农精心培育制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常有云雾缭绕的山峰必产好茶,冻顶乌龙久负盛名。
铁观音毛茶。未经捡择分级,仍留有茶梗,粗枝大叶。据盈盈老师介绍,当地人有较为喜欢留梗的,口感会更好更甜。
铁观音,美如观音重如铁,青蒂绿腹蜻蜓头。有传观音指点下,茶人取树种植于铁锅之中,而得名“铁观音”。是制作过程中揉捻不到位吗,所见茶样形态不够典型,但还是够绿的,不明真相的群众会误以为是绿茶了。
经过焙火的铁观音颜色会重很多,火重的朋友要喝去火的乌龙茶比较好。可以看到重焙火的大红袍颜色近乎黑色了,有焦糊味,喜欢咖啡的朋友会比较容易接受这种茶。进京赶考途中患腹胀病得益于大红袍的书生贡献秘方治好皇宫中人,龙颜大悦赐茶树大红袍一件,此为“大红袍”的得名由来。只是原株成为重点保护对象,而产茶的任务交给了旁支,大概附会的会比较多。如同女儿红,乌龙茶产区也有将好茶留作嫁妆的习俗。
沾盈盈老师的光,这是石头哥私藏的正味铁观音,据说从今往后清香型等其他香型的铁观音将不能满足我的味蕾,不能入我法眼。
扑鼻的白兰花香四溢,从开袋的那一瞬起,到干叶在预热好的茶盅里碰撞叮叮作响,到闻到第一缕茶汤的香气,到品到的每一口茶,到所有的回甘消失殆尽,无时无刻不是浸润在美妙的花香之中,周身散发开来,令人陶醉。茶汤看上去清澈透亮,实则醇厚,如同舀了一勺蜜,直接倒在口里,虽然甜度不可比拟,但同样滑腻腻的甜蜜口感久久不肯褪去,不舍地吞下,即刻生津。
对比了一下台湾乌龙和正味铁观音,前者近似绿茶,前味甜中味微涩后味回甘,香味也富有层次感,花香中含有青草香,以及淡淡的奶香。而后者全程白兰花香,均匀充满干叶茶汤,包括久泡后的叶底。可以看得出叶底“绿叶红镶边”的形态特点,一个有梗一个没有,若是随便挑出两片泡过的叶片,只有通过那令人回味的兰花香才能真正分辨得出。
是技术问题,还是水给多了?这泡的是台湾乌龙,透明得快要看不出来里面是有还是没有茶汤。不过味道还不错哦。
乌龙茶就是青茶,通过突出的作青和焙火制作工艺而成,属半发酵茶。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