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些年,《中国诗词大会》很火的时候,网上有一些评论在批评人们把这场中华诗歌的盛会抬到了过高的地位。在我看来,人们对于中国诗词大会的批评,并不是对于背诵诗歌本身的批评,不是对于参会选手的评判,更不是对于对中华诗歌追忆的批评,而是对于人们把“背诵”诗歌这么一件事情抬到了太高的地位而忽略了诗歌文化内核的批评。
中国当前的教育是有些形式化的,有学而无问,有记忆而无思考。就我所经历过的大学教育而言,有些课程本身是很重要的课程,但从考察方式来看却又是过多地考察了记忆的能力。从诗词大会来看,我很赞成熊培云老师的观点(是的,我真的很喜欢熊老师的一些观点),“如果中国诗词大会只是挖去了诗词中的某几个字,然后人们看着某人正确地填上了这些字后鼓掌叫好,那么这场诗词大会就变成了灯谜大会。”(这是熊老师的大意)在我看来,倘若真要有什么诗词大会,他应该是对于古文化的一种尊重,一种学而思的过程,但是如果观众们只注意到了选手们异于常人的背诵能力,却忽略了诗词作者想要通过诗歌传达给世人的感情。那就仿佛有人买回了一袋葡萄分给众人吃,却告诉大家葡萄吃皮就行了,而人们还乐此不疲拍手叫好,倘若这样,这可真是误会了葡萄,委屈了果农。
当然,诗词大会只是让我想要写这篇文章的引子,我想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不是对于教育的思考,而是对于美的思考。
在我看来,对于美的脱敏才是人们丧失鉴赏诗歌等一切美好事物能力的根源。这种审美能力的丧失有很多原因,有人说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彻底斩断了中华文脉,从此扼杀了国人的审美。在我看来,除了中国精英团体的集体消失之外,时代的快速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就仿佛某件事情让一个孩子与他的父母分开了,然后把他直接放到了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中,心智未成的孩子饱经“西风”、“东风”甚至一切“东西南北风”的影响,逐渐丧失了自己的鉴赏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纵使孩子有所成长也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这样的恶果显然已经在一些国民精神中有所表露,比如一些浮夸视频,比如一些荒谬却让人哑口无言的“互联网思维”——流量第一的原则下,没人关心你如何获取流量,而重要的是你是否能获取流量。于是,网上有了很多为夺眼球而做的奇奇怪怪的事情。美的缺失会让这个社会中很多人的行为变得非常丑陋,更可怕的是,“人们会凭借自己强大的智商、逻辑和麻木,让这些现实无理地合理化。”比如我也会在听说唱的时候不时地说一句“Ayo,everybody在你头上暴扣。”比如会有小女孩因为别人穿的衣服不是正版而当街辱骂,甚至将服装的贵贱当成对于文化的忠诚与否的判断标准,或许她并不懂衣服只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在我看来任何文化如果不能做到peace&love那终将会消失。
王开岭曾说“李皖刊登在《读书》中的《这么早就回忆了》,是这个时代的精神题目。世界变得太快,眼花缭乱,来不及驻留,来不及回味,来不及告别和回头再看一眼。一眨眼功夫,无数事物只剩下背影,成了往事和收藏。”可有些事情却无法再让我们回味了,对于诗歌意境的脱敏不只是生活中诗意的缺失,更重要的是美好物境的消失,人们再难找到古人的精神现场,“古诗词,成了大自然的悼词和殇碑”。
我一直很想去日本看看,想看看京都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想看看那个“中国”在哪里;很想环中国走走,去感受中华之大,不只是人文的丰富多彩,也是自然的千变万化,不只是想寻找“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寂静夜晚,还想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生机盎然。我向往能在某一个赶路的上午,在一条林间路上偶大雨时,也能像苏轼一样无视穿林打叶声,吟啸徐行。倘若我能够真正地感悟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境,那这一切的风雨又算什么呢?我想去寻找这些诗意的物境,想去寻找那些精神现场,想看一眼《古典之殇》中那些让我动容的草长莺飞、鱼戏虾翩,那些青山绿水、星河灿烂,那些夏夜流萤、遍地蛙声,还有古老的祠堂、绕村的小河和隆重的民俗。
我很怀念大学四年的种种经历,不论是成都这座城市给我带来的对于中国城市该有的样子的思考,还是四川界内无处不在的“乡音”,还是支教期间在中国偏远山区内与大自然的重新接触,又或是在加拿大期间感受到的世界之大文化之泛文明之广。这四年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思想资源,太多的回忆。我不会忘记当清晨的微风吹进了我的衣领,当傍晚的雨淋在了我的身上,当回想起支教时停电独自留在学校与伸手不见五指的黑相处时。我仿佛与王开岭的那句“生命像蜻蜓稳稳落于枝头”有了某种联系。这些让我触摸到自己灵魂的瞬间,都是我与自然的世界而非文明的世界相处的瞬间。
思想资源:《古典之殇》,《中国诗词大会》,《锵锵三人行》,我
大家好,我是渡己,一个相信能完成自我救赎的摆渡人。-1600,2019.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