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转眼间已经多去三周的时间了,就在上周的时候我在演讲俱乐部听到别人做微课的分享,主题是关于制定目标和分解目标的,我给自己设置的目标是要在2018年读上50本书。
其实在定这个目标之前我本来想说读上100本书,但是我转念一想觉得不是太真实。我百度了一下,2018年总共有52个星期,按照我的速度以及时间我几乎每周读上一本,除去已经过去的两周,这样我是可以完成50本书的。
我仔细观察自己的2017,我发现自己在2017也曾有过很多的想法和愿望,但都半路夭折。更重要的是上一年的时间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利用在了什么地方。
我仔细观察我自己的状态,我发现自己的确在做很多紧急的事情,而对于很多真正重要的事情却熟视无睹。我说的紧急的事情是太过于集中于眼前的一些紧急事件,而对自己未来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却视而不见。
我仔细的想了一下时间,就从我最近的一周的时间来看,首先我每天的时间有9个小时是在公司度过的,而在这9个小时中我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再努力,而并非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每天一小时的健身,然后除去我的睡眠从晚上十一点三十分到第二天的七点也大约七个小时的时间,这样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就已经用去了,再除去上下班时间两个小时这样我的梦想时间却只有5个小时的时间。
如果再除去一些吃饭,闲聊,以及浏览各种聊天工具所花费的时间的话却仅仅只剩三个小时。
最可怕的是你过完这一天之后你甚至还觉得过得很满足,你觉得自己没有闲着,慢慢的你会习惯于这样的节奏。
我之前在财富在自由之路的一书上看到一句话给我印象极深。大体意思就是你几乎每天最重要的时间都在自己的工作上,如果说这样的时间花费不能够有效的话,那么你的时间真的就是在浪费时间,而你也不可能变得真正的富有。
前几天我还在想碎片化思考正在一步步引发我们的焦虑,现在的网络如此发达,总是会有太多的东西会进入我们的眼球,比如说新兴的某个公众号,某个小程序游戏,甚至某些明星大事件,等等。
而这些事情的出现总是能引起更多的人去关注,甚至上瘾。
在一些文章甚至书里面都提到了这些碎片化的时间,说是可以通过利用这些碎片化的时间也能让更多的人学习很多东西。
我只能说这样的说法要因人而异,我们每个人在一些很重要的能力上是有很多差距的,比如说立刻清空大脑中的一些去专注进去,针对这项能力就会出现很多不同差距的人,在接着当我们看到一个知识或者理论的时候我们每个人所理解的程度又是不一样的,这样当同样的一些人针对一个方法或者思想看到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对于知识迁徙的能力也不一样,你理解了你还要进一步去实践和应用。
所以在我看来,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一种不同的认知层面上,而真正提高这些能力的方法就是大量的学习和读书,然后按着各种方法去实践,达到学以致用。
也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利用好时间让他们产生相应的价值。今天我们主体思路就是先分析你自己的时间,在这些时间上你真的让他们都产生价值了吗?思考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