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跟小侄女视频聊了学习和生活之后,手机递给了老妈。
之前脑子里面就想过,说年前要跟我妈来一次深度交流,好好聊一下这一年下来的变化,总结,成长和收货。当然最重要的是聊一聊这一年对我最大的变化--终于拜托了困扰我长达数年的抑郁症。
跟之前一样,当要聊起关于我与我爸的关系,和我童年经历的一些事情的时候,我妈总是表现出逃避的态度,同时总是说我应该谅解我爸。这样的场景我再熟悉不过了,不过这一次我不再选择顺从或者闪避过去,而是选择直面问题。为什么我不能说这个事情?为什么我每次说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总是逃避?为什么你总是觉得我应该谅解?这些曾经对我造成的伤害,我已经能够直面过去,能够翻篇,现在我只是告诉你,这些事情曾经对我造成了影响,我现在已经翻篇了。我希望你能明白,我并不是抱怨你们,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都没有一丝要怪你们的意思。我只是陈述这些事情而已,我希望你们能了解我翻篇的过程,因为你们是我最亲的人啊。
基于言传身教,我妈一直让我回避,忍让的处理方式不可否认的对我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我一直在压抑我的情绪,憋着我的小宇宙,表现在外在则是,总给人一种不甘心,压抑自己,总想做成什么大事的感觉。不可否认的确我是一个内心有想法有抱负的人,但是这样表现出来的压抑的状态并不利于我在职场,在生活中与人处理好关系,甚至对我的学习都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记得读小学的我成绩一直很好,曾经拿过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但也是从那时候起我的成绩就一直走下坡路。对于这个事情的原因我曾多次思考原因,一直不得其解。直至今年知道“让情绪流动”的观念的接触,才让我恍然大悟。回想起小时候对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中,其中有一件很有代表性的,就是我爸带我去他朋友家做客,当时的我,身高比作为同龄人的父亲朋友的儿子要高,而成绩也不错,对比起来,还很有身高的优势。小伙伴的奶奶是个热心肠的人,也很会为人,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她不断地在夸我,长得高。而我父亲当场的回应却让我透心凉。“我们这个就是个饭桶!”就是这句话,对我之后的生活,学习的影响太大了,如果有时光机,我一定要回到过去,告诉我自己,千万不要去他们家做客。
回家的路上,我坐在父亲的摩托车上,眼泪忍不住的往下掉,憋着一口气,为什么要用饭桶这样的词来形容我?我为什么是饭桶?为什么?知道很多年过去之后的今天,我脑海中仍然有着那天摩托车后面的委屈的自己的画面。
很多年之后我的理解是,兴许这是父亲对作为优秀者表达的谦逊,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从此以后我在也无法很好的释放我的能量了,我害怕做出头鸟,害怕比别人优秀,因为我害怕被称作“饭桶”。
具体变现为,我的成绩在初中就慢慢下滑,变成中等水平,有的科目不及格。进入高中甚至因为基础不牢固成绩越来越差,加上转学对新环境不熟悉,我整个人变得很内向,不擅表达, 甚至也无法很好地与人交朋友。我变得越来越孤独。高中读到一半曾想过要退学,不想继续读了,一方面觉得自己成绩不好,结果考不上好学校,一方面不想再继续花家里的钱受制于父亲,当然后者的因素更大。果不其然高考考得很失败,最后潦潦草草的选择一个专科,读完剩下的读书生涯。
事情说到这里,也不往下继续了。说说为什么“关我屁事,关你屁事”。
我妈讲到,大家都希望我结婚,这个年纪了,应该结婚了。我没有告诉她的是,其实这里的大家,只是你自己罢了。所谓的大家,其实从内心里面并不关心你过得怎么样,他们只会关心自己过得怎么样而已。之所以你会觉得大家都关心,是因为当他们随口说起这个事情,你们对待这个事情的态度让他们觉得你们很关心,所以他们会继续追问,甚至附和你们说的内容而已。你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表面的假象,也就是信息在选择中,你们选择了你们希望看到的内容而已。
我的母亲,我只能明确的告诉你,我现在过得很好,我很享受当下的每一刻。我在住着我自己喜欢的房子,吃着我喜欢吃的东西,做着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早上满足的醒来,打扫卫生,准备早餐,晚上累了躺在床上安心的睡觉。能过好当下每一天的日子,我很满足。
希望我的这一切的想法都能被你理解,并得到你的支持。我最亲爱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