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自行车是一道风景,上班下班人们欢声笑语,来去铃声清脆。那时社交基本都在自行车上了。上班不约而同,下班交心一路,各家饭桌都随时候着客人,炒个鸡蛋,买瓶罐头,更隆重的要上烧鸡。一顿酒要喝到十八相送,同志兄弟情谊比见面拥抱更澄澈见底。隔天送自行车,又是个再约的好日子。
干部下村,挂个包,到村口就有人招呼,下来亲切地致意,没有更多,却清风扑面。大家不客气,工作很快意,上面的精神都自行车把上的包里,不必怀疑。
如果家门口有规律铃声了,就是邮递员来了,捎来照片、捎来相思、捎来立功喜报、捎来千里万里的牵挂、捎来录取通知书……好像这一生就在这铃声里全有了,永远就这样下去多好啊!邮递员就是大家的亲人,邮递员清楚各家的亲戚。那时铃声就是福音。人们幸福、平静、有趣。
同学来家,街上一片铃声比鸟儿更婉转开心,引得邻居都看,争相指路,没有电话、短信、QQ、微信,只有相约和相守。也许还带来一本书,也许有不经意的凝望,也许有那么多也许,在离别的桥头,挥手再挥手。
姑娘们骑自行车有讲究,优美非常,夏天好看的连衣裙和长发、坤车,那范儿宝马奔驰撵不上。上车银铃悦耳,下车袅娜轻盈,不骑坐停车,婷婷而立, 款款而行,如若再轻轻摇摇长发随风,便美轮美奂了。多少年的街头巷尾芳华永驻。
最难忘是老爹把我放到前梁上,去看电影,天寒地冻的时节,热情似火,无限向往,幸福的哈气幸福的爷俩,幸福那么简单直接。谁要说自己没有被小二把夹过手指头、没有被挤过脚后跟,那准是骗人。当然限定年龄段啊,九零后别起腻。
最特别是相亲,要捯饬捯饬,最好整辆新的自行车来骑,头要洗洗清爽,鞋子要锃亮,裤缝要笔直。那心情,无限风光,就像孔雀开屏;无限可能,最好能载着心爱的姑娘在马路上兜兜风。青春像猎猎的旗帜,哪里高往哪里飞扬。吃饭的时候还要瞄两眼自己的自行车,哪怕对面坐着姑娘。最尴尬是在欢畅的时刻,撒气抛锚了,他娘。
没有尾气污染的年代,心情都那么透亮,想去的方向自己主张。没有红绿灯,很少交通事故,碰了先看坏的是不是衣服。那时人很简单,爱很纯粹。那时什么都缺,却没什么压力。那时娱乐只有看书,很少那么糊涂。那时没有感到过苦,墙上挂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横幅,居陋室而怀天下,喜欢自称是爱国的匹夫,也愿意相信勤劳可以致富。
自行车的故事并不遥远,也说不上多么怀念。只是隔着车窗在大街上等红灯,多少双眼多少张脸,除了长的一样的警察,几乎从不和谁交谈。催促的喇叭声,代替了语言,让世界显得迫不及待,俗不可耐。是我们把世界屏蔽到了窗外,还是世界把我们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