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阶层文化
为什么很多时候阶层会锁死,除了先天资源,还有什么差异?社会分层里提到了一个很好的观点,是阶层文化。
阶层文化是一种很可怕的事物,我们都听过一个故事,放羊家的娃,放羊的娃长大了还是放羊,然后再教自己的娃放羊,循环往复彻底轮回。
为什么穷,因为穷人很容易形成一种文化,一种有别于主流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宿命论、守旧这些很容易出现代际传递。
这很好理解,作为穷人的父母很自然的按照他的生活哲学去教导下一代,这注定了基本不可能教出拥有富人思维的子孙。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子孙的阶层跨越,应该说除了所谓的中彩票,注重教育是穷人子孙唯一的办法,但穷人的价值观认为教育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多读一年书,不如早赚一年钱,一旦这种价值取向被同村、亲戚(同一阶层)的人认可,那就几乎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甚至成为一种其阶层的政治正确,彻底锁死子孙的一线生机。
中产阶层陷阱
其实看破底层的悲哀很容易,但看破中产阶 层陷阱却很难,既然有穷人文化,那么就相应的有中产阶层文化,比如说现在很流行的精致利己主义文化、小资文化、奋斗文化、成功哲学等。
难的不是看透比自己差的人,难的是看透自己,我们这代人的父母有许多是从农村出来的,他们的奋斗路线各异,但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观点就是好好读书,找一份好工作,努力工作,做好眼前的事,踏实肯干,别胡思乱想。
这其实很好理解,底层往上走,靠的基本都是如此,一种线性的成长方式,或许一些中产阶层会看到实现阶层跨越的人,但他们只会羡慕其好运,而不会反思自己的价值观,更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轻易尝试,因为在其看来那种跨越阶层的道路风险太高,没必要。
一句“没必要”,到底杀死了多少潜在富豪,应该很多很多。
已经习惯了线性成长的中产,从潜意识里不希望后代承担这种风险,这样就牵出了第二个问题,中产阶级如果靠线性的努力,有没有可能进入上层,答案是,几乎不可能。
现实生活很少见到有人通过打工实现财富自由的,当然有极个别打工精英做到了,但事实上如果仔细观察那些打工皇帝基本上都属于在公司平台上再创业、带团队,其本质上已经是创业者了。
中产是不愿拆除思维里的墙的,依旧对线性成长抱有幻想是中产的普遍价值观,事实上如果分析世界上集大成者的成长路线,就会发现,几乎没有可以直接复制的可能性,因为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完全不同,而成长路线差别极大,有些人是一步一个脚印,有些人是跳跃极大,非线性的态势很明显。
这意味着作为中产想往上走的道路需要转换思维,挑战本阶层的文化,特别是在中产占有大多数人口时,中产文化就会变成主流文化,想要挑战主流文化去实现个人阶层跨越,就必然面临舆论、道德、以及个人思想上的各种障碍。
回顾一下自己
我总结了一下,过去一些年,造成人生方向变化,阶层锁掉的有几个事情:
高考:人的第二次出生
工作城市:物质环境与生活圈子
婚姻:生活基调、下一代。
目前我的生活基调基本都是基于这三个决策和结果的影响,现在想要重塑的成本实在是太高。
高考是不可能改变了;工作城市还可以改变,但成本相对较高;婚姻可以改变,但成本极大,那是情感、道德、财产、法律的多重成本。
因此还需要找到第四个改变人生方向的点,否则纯粹的依靠混资历,走老路,人生是没有希望的,能够维持现状就已是谢天谢地,更别谈高级别的跨越。
先保持高活跃的思维能力、健壮的身体、持续的回忆录,进而积极寻找可以影响人生方向的第四次机会。
202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