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玥姝
鸡汤文本质上是传达一个意思“你要努力”,私以为,大家评判或者说观察到的所谓好的鸡汤文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功夫更加炉火纯青~但就是不谈具体的原因和方法。
貌似“努力”=“上进”,但不一定真正导致“进步”;“迷茫”的人总是想着“努力”,当然啦,“迷茫”是可以看出一个人至少想成长,有进取心的,成天游手好闲,一宅宿舍一整天也不觉得有什么的人,绝不会感到“迷茫”。
迷茫的人很容易陷入鸡汤里。
我深有感触,大一上学期的时候,深深“迷茫”,我希望自己优秀一点又不知道怎么能变得更优秀;我不知道将来做什么,也不知道目前怎么做,看了很多被称之为鸡汤文的东西,浪费了时间,效果不好——看时感觉自己是很上进,只是心理上的,也是暂时的,静下来还是迷茫,况且时间成本很高。因为一来鸡汤的书很多,二来碎片化阅读里鸡汤文更多。
我现在看标题能判断是鸡汤文的就不会点进去-我知道做什么,不需要被提醒,不需要被激励。况且暂时的激励也无卵用~
人有时候太渴望成长,就会很浮躁,浮躁的结果就是不辨好坏优劣,抓着就读,看到别人优秀的人怎么做,看到就学,不会想:我真的合适么?我真的喜欢么?只是看到别人的那个“光环”太耀眼,以为戴在自己头上也会耀眼,殊不知,“光环”不易获得,也不见得与自己匹配。
虽然现在我也不知道我将来做什么,但我现在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自己喜欢的事,用心去做,沉浸其中,其乐无穷。内心很踏实。
王小波都说,“年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无限可能性”。
我没有设定自己的路,有些人说要早点做人生规划,我们选修课里也有“职业生涯规划”,早点规划是可以早早准备,但还在校园里呢,怎么规划,怎么知道自己是真喜欢还是真合适?我就是不喜欢规划,我喜欢“水到渠成”,是的,猜对了,我就是个“随性”的人,但不至于“懒散”,我只知道在做喜欢的事情中慢慢提高自己,人生走到哪是哪,我都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风景。
有人问我,你在简书写文章有没有想过成为彭小六那样的人?我说,我只是写得玩玩,我也不知道以后走哪条路呢!完全还没想过走写文这条路——大学之前我都是厌恶写作的,想到要写什么东西就犯难;之所以后来写,大概真的是因为,书看多了需要输出,正如那啥是“有进有出”的,这也是“水到渠成”的。我在简书写文章,从来不用“努力”,兴趣来了,或者想说点啥了,就来了~“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嘛!如果我有目的,真想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那可真得“努力”,但我知道,“努力”总是离不开内心的痛苦,或者说会“忘掉初心/赤子之心(虽然我也不懂具体是什么)”,大概是“纯粹”吧!
还是“纯粹”最好!力量最强大,因为懂得用心,不杂不乱,不慌不忙。
我不告诉你,我现在还在“努力”为考试复习,两天要复习完一科呢→_→ ←_←
内心是抗拒的,但又必须去做。
这就是“努力”的感觉,那就像知道后面有人“追杀”,再不跑,真的会“挂”~若是没有“生死存亡”之压力,我是绝不会做这事的。考完之后,脑袋里的东西会忘干净——这也是我现在“努力”的自然结果。
努力总是和痛苦放在一起,也与“沉浸”的状态是偏离的。
在我不需要“努力”的时候,比如想到考完我可以去看想看的书,还有时间锻炼,还可以去学英语,就觉得好幸福哇!
说这么些,想传达什么意思呢?我的人生观也许不符合你的人生观,我的观点也许有问题,毕竟我也还在象牙塔里。这篇文章只想跟同是大学生的朋友们交流交流,我是之后才明白一个道理:看鸡汤文不如看一本书——书更加系统化,逻辑清晰,也能真正开阔眼界,有些实用性的书还真是很棒的方法论,这些都比鸡汤文强多了。同时,“努力”解决不了问题,“心理”上不上进的问题,只看鸡汤是解决不了的,找到自己能在做某些事的过程中达到“沉浸其中,享受乐趣”的状态才能解决成长和进步的问题——这个怎么慢慢去找到我也没法回答。也许看书多了,间接经验丰富了,也是能很深刻理解一些东西的——理解这个世界和了解自己,象牙塔里毕竟也是该看书的。
就聊这些了~
一个“过来人”的一点点心得,大学很幸福,过好才值得——看鸡汤文一定是对幸福的“浪费”。答应我,不要“铺张浪费”大学时间。
读鸡汤文只是在急躁地安放你的迷茫的心 ,不要迷恋“努力”,找到喜欢的事情 ,沉浸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