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摘自网络
11大假有好几个家长都跟我反映说孩子磨蹭得很,写不完作业就不能出来玩儿。
所以我特意搜了一篇“抗磨蹭大法”献给亲亲们
磨蹭原因大全:
1、天生“慢性子”
心理学的研究,很早就发现了先天气质类型的区别。有的孩子就是天生慢条斯理,这是孩子的生命特质,能否看见孩子的专注、条理、不冲动的优秀品质呢?
2、我不喜欢
父母说了新的事情,孩子磨蹭拖延,往往是表达他不喜欢。拖延是对后面事情的拒绝和回避。
3、我手上的事情很有趣
如果孩子安静专注于手上的事情,是在告诉我们这件事太吸引人了。这时父母介入的时间能否提前?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提醒孩子?强行打断孩子,当然会引发不好的情绪。
4、我情绪不好了
情绪不好的时候,孩子就是喜欢跟父母对着干。父母的唠叨、说教、责备、威胁都容易让孩子的关注点从事情本身转移到情绪态度上来,失去理智的孩子就是小恶魔。
5、我没准备好
有一种磨蹭是因为掌握的方法不熟练。看似磨蹭其实是不知所措。孩子需要时间去练习,或者一些帮助,催促毫无意义。
对症才能帮助孩子快起来
1.多留点时间
必须要做的事情,提前让孩子做好准备。比如早上上学孩子动作慢,容易迟到,可以引导孩子早起,更好的办法是把准备的事情提前在前一天晚上完成,比如装好书包,备好衣物。很重要的一点,父母当然比孩子动作快,不要自己赖床到刚刚好的时间,然后不断的去催促那个不如你快的孩子。
2.正向鼓励
孩子当下喜欢的事情,或是不喜欢的事情,别急着发脾气。先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且帮助孩子表达出来,认同感受,不等于允许行为。这样可以缓解很多不必要的负面情绪。当孩子有了进步,别忘了中肯的鼓励,帮助孩子关注到自己的成长,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肯定。
3.增加乐趣
比如在起床的时候,增加音乐或是游戏。或者为后面的事情设计有趣的选择,比如“该回家了,你想回家去看有趣的绘本,还是和妈妈一起玩积木?”
4.别发脾气,放弃说教和恐吓
不要说“你再不写作业,我就扔掉你的玩具。”这样的惩罚毫无道理,只会让事情在未来变的糟糕。“言教者讼,身教者从”,说教多,孩子往往学会争辩。
5.走近孩子
不要远远的跟孩子提要求,走过去、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用手搂着他的肩膀或任何身体的接触,确保孩子听到我们对他说的话。太远,势必提高嗓音,听起来就让孩子不耐烦。
6.增加练习
针对孩子耽误时间的技能加以训练,如刷牙、穿衣服、穿鞋、装书包等。再如,学习上的一些不熟练的方法,不牢固的知识点。当然,也要用有趣
的方式去帮助孩子。
附赠我家乐乐小时候写作业的顺口溜:吃喝拉撒热,桌子很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