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
伍麦琪
从前,也就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家乡有一个人,叫李达清。
李达清老爷子有一双鞋子,穿了三十几年舍不得换。上面的补丁上叠着补丁,原来的颜色早就看不出来了,号称“天不知地知,你不知我知”。原来鞋底穿了一个又一个的洞洞,跟蜂窝一样。他的孙子看见了他的鞋子:“爷爷你这鞋真厉害!这么多漂亮的颜色!跟绣花一样!还真厚啊!”
这老爷子见孙子这么说他的鞋子,还顺便给孙子上了一节课,叫做“如何勤俭节约”。
他每次走路的时候,肯定要低着头、弯着腰、慢吞吞地走的。这是干什么?就是为了见到一个小小的财物啊。只要捡到一个小银元或者是一个小金币,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铜板,他都会欣喜若狂。
他每天早上做饭的时候,只煮一个鸡蛋,然后一个鸡蛋切成两半,早上吃一半,晚上吃一半;吃别的东西的时候只喝白开水,要不就加点盐也好;做菜时下油,拿根针在油缸里很轻很轻的点一下,油面上连点涟漪都没有,然后将这根针在那个锅里点一下,在这个煲里点一下,就算下过油了。
他虽然省着吃,但是他耕田养猪从来不省力,因为省力会没钱赚。
他自己种的菜从不舍得吃,他去卖菜。好的菜卖光后,那些已经压烂的菜,和人家挑拣剩下的菜帮子什么的,把价钱压到最低最低,就算只收到一厘钱他也卖。他的菜卖完,就去别人的摊子那里捡烂菜叶子回家做饭。他的锅里炒的菜全是捡来的,人家扔得多,他就捡得多,那一顿菜最多的就算过生日了。
别的那些卖菜农民问他:“你不是有菜吗?怎么来我们这里捡烂菜叶子了?”
“我的菜还不是被别人抢购光了吗?”
他吃饭非常非常省。每天做饭时用一根杆秤很精确很精确地称量过之后才肯下锅,多半粒米都要把那半粒拿出来。客人来家里吃饭的话,他才肯破例,破例的办法是:来一个客人,多加一碗水,外加一粒盐。来两个客人就多加两碗水,再加一粒盐。米是坚决不肯加的。而且他老人家还是哭着端上去的,因为他老人家也只能跟着客人一起喝粥了,也舍不得那粒盐。而那粥很稀,稀得可以用来洗澡。晚上被饿醒了,就叫老婆:“快!快给我滚起来!烧水!”
“烧水?你也不看看现在什么时辰了,烧水?三更半夜的烧什么水?不怕尿床啊?”
“我是当家的还是你是当家的?快去!只烧几碗水!外加一粒盐!”
原来,他老人家要喝水填肚子啊。
亲戚朋友到了他家。但因为他家天天喝粥,结果谁也不敢去他家了,免得空着肚子进去,满肚子水回来。
“这老爷子太可怜了,天天喝粥,一定太穷了,咱们施舍给他点么?”
于是,李达清多了些财物。
李达清不但省菜、省饭,要是生病了,硬挺。这也让他挺过了六七十年。
七十岁那一年的一天,他病了,躺在床上,动也不动,不肯吃药,也不肯看医生。
他儿子实在忍不住了,就劝他:“爹,您年纪大了,挺过去是不行的,最好去看看医生或吃点药吧,这样不花钱就能治病是不可能的。”
他不听:“我是老子还是你是老子?到底谁听谁的话?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我说能就能,反正我半分钱是不会花的。”他越说越生气,最后晕过去了。
后来,他的儿子背着他请了医生来看了几次病,过了不久就看着要康复了。
一天,李达清觉得身体不像几天前那样不舒服了,很骄傲。
“你看!我有多厉害!你看你这个臭小子!我不是挺过去了嘛!哈哈……你叫我看啥病呢?看了也白看!这不叫我挺过去了?”
他儿子说:“我早就偷偷找了医生来给您看病了,怎么能让您知道?”
李达清翻开他的账本,发现他儿子花了几十块钱去请医生看病,很生气,就把他四十多岁的儿子给揍了一顿,一边揍一边哭一边骂一边数落:“我辛辛苦苦的干活干了六七十年,才攒了这两个钱!才攒了这两个钱啊!就让你这死败家子给败光了!我打死你这个臭家伙!”
因为李达清老爷子又哭又叫的声音太大,全村两百多号人都很吃惊:“这老头子活该,吝啬了六七十年,愣是只给儿子穿一件长袖,都穿了四十多年了竟然还没烂(因为补丁太多)!他儿子肯定报仇了,这死老头该打!”
大家都围到李达清的屋前,一看,结果是老爸在打儿子,儿子跟受惊的老鼠似的,满屋子乱窜。大家都奇怪。
李达清揍啊揍,那根扫把杆子忽然裂了。俗话说:知子莫若父。我的话说:知父莫若子。
他儿子一见扫把柄开裂了,马上说:“爹,您别再打了,再打这根扫把就要报废了!”
李达清一看,心疼啊!马上将扫把很小心地收了起来,破例用米饭将裂缝粘起来,也不理他的儿子。原来这根扫把柄比他儿子还重要——因为扫把柄跟了他二三十年,从来没舍得换过;更何况扫把柄值钱,儿子?不值钱!
一次,他的儿子出去了,几天没回。他在外面听说他的儿子在外面请人喝茶,花了不少钱,他极其生气,其实他的儿子只花了几块罢了。他坐到门口发呆,忽然看到一位大叔推着一辆小车子过来,上面有豆腐花和龟苓膏,他马上跑过去买了一碗豆腐花,还狠心买了一碗龟苓膏。一边狠狠地吃一边狠狠地说:“我吃我吃!看我不吃穷你!”
后来,老头子去世了,他的儿子在收拾遗产时,发现老爸竟然有整整三埕银元还有两块金砖。还在发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