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商道之不敢为天下先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上一篇我们说到,领导人要争要守的,其实跟下属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那么到底是什么?这一路看下来,很多人可能已经是脱口而出了——道。但是道作为一个形而上的概念,确实是可意会而不易言传的,到了运用层面,更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就是只能做高度个人化的发挥了。就像是王阳明的心学,开山祖师立德立言立功,一路传下来的几代弟子却没几个能整出点动静来的。
这就是道的实践层面的难题,“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天下人都认为道太过宽泛,很难加以具体把握。但是这正是道与术的分别所在,如果针对具体的事儿进行细枝末节的行为规范,那么它必然琐碎不堪,也就无法进行宏观上的考量了。
那么,道在执行面上到底有没有指导性呢?在企业经营面上到底能贯彻到什么程度呢?指望它分析哪支股票明天是涨是跌,显然是指望不上的。老子的说法是,道在经营面上,能贡献的就是三条准则:“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什么是慈?可以理解成仁慈、仁爱、留有余地、凭良心做事,总之就是经营要留有感性空间,而不是死板地运用规章制度。道的一个重要准则是能容,其次是能下,这是因为不管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有一条法则是共通的,那就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增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运用在管理层面,你以什么方式看待员工、对待员工,员工也会如何看待、对待你。所谓的慈,就是起到一种润滑、缓冲、升温的作用。因此历代兵法大家同时奉行两条原则,慈不掌兵、爱兵如子,外人或许难以理解这一矛盾体,但身在其中,就很容易理解,至刚易碎,至柔无锋,都是无法依仗的。相对来说,身为管理层、领导人,是不缺刚性作风和管制手段的,因此,老子才特别提出“慈”的怀柔、包容概念。
什么是“俭”?俭可不单是如今勤俭节约的意思,而是简约减省。在企业管理方面,一个是指在管理实务上,施政重在顺水推舟,不要运行违背人心人性的逆反政策;第二个在宏观的运营指导思想上,无为而无不为,为部属的发挥创造最大的施展空间,也就是以己之俭而授人以宽。
那么,什么是“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同样是两重理解。首先,在运营策略上,不做激进孟浪之举,但凡战略规划,不求跑得最快,但求笑到最后;其次,在利益分配上,不与天下争先得之利。这些道理,之前我们都已讲过,但是有一条,“不为天下先”不等于“甘居人后”,这其中何时先何处先,何时何处该容让,其实是一种辩证思维,与所谓“中庸之道”,可以说是高度通达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