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常说,妈妈不在的日子,元宝蛮听话的,妈妈一回家,元宝就变成了小折腾。想想很愧对元宝,陪伴的时间不够,昨天发烧不适在家休息,因为元宝在自己完全没得休息,疲惫不堪,然后对元宝就不够耐心。想想元宝就是希望妈妈多陪伴啊,多关注,而不是去看手机,去接电话,去工作,孩子的世界很单纯,只有全身心的依赖,自己需要反思。
今天入园体检又不能陪伴,总是想陪伴她经历所有的第一次,可是力不从心,也曾经无数次想过辞职,摇摆中她快三岁了,错过了太多,也太多的遗憾。
爸爸说,元宝体检表现超级棒,抽血的时候,淡定而勇敢,看着护士阿姨抽了两管血,一声也没吱,最后还说了声谢谢,惊艳了护士阿姨。
有一次去陪元宝打疫苗,一个7、8岁的男孩,两个大人完全拉不住,死活不打针怕得要命。打针疼吗?其实也只是那么一下,最大的恐惧来源于内在,很小的时候打针吃药被大人哄骗、强迫,由此留下的心理创伤和惧怕。
元宝一个月的时候去打针,我都会说好多话:“宝宝,要打针,会有点疼的,但是马上就会过去,疼的时候就哭出来,妈妈陪着你”。打完针:“元宝真勇敢,是有点疼的,妈妈抱一抱”。
再大点,我会说:“打针是会疼的,就像你撞了一下或者摔了一跤,还不如你上次下巴撞伤那么疼。妈妈知道你会疼,想哭就哭,妈妈陪着你”。每次不管元宝哭不哭,我都会表扬她接受打针是勇敢,但从不鼓励不哭是勇敢。哭是一种情绪发泄,孩子就是孩子,要允许她发泄她自己的情绪。每次我都会说这些话,偶尔还会准备好小零食和绘本,在打针的时候帮她分散注意力,直到现在看她对于打针的态度,终于放下心来,我知道,她可以独立面对一些东西了,内心并不恐惧。
唯有一次,带元宝去医院抽血化验,元宝怎么都不进去采血室,我就这样陪她在采血室的外面,呆了足足半个多小时,就为了等待她准备好。玩游戏、劝说,直到她同意进去,主动伸手接受手指采血。有人会说,不就是强迫一下嘛,可是也许只是一次的强迫就会留下阴影,当然也许不会,只是我不愿意强迫,我愿意等待,等待她心理准备好了。
好多孩子对于吃药都有心理阴影,每次生病吃药,全家如临大敌。元宝小时候很少吃药,即便幼儿急疹连发一周的高烧,我都是没去医院的。3岁的元宝除了偶尔的退烧药,只吃过两次药,一次是不到两岁的时候逗她吃的糖丸,再有就是上周最严重的一次咳。其实小时候吃退烧药,也会哭,大了,便更难灌进去,不喜强迫便另辟蹊径。
倒好药水,其中一种还是特别苦的:“元宝,这是魔法药水,给不给你喝呢?喝了你一念魔法,就把我变没了”,故作纠结状。
元宝:“我要喝,我要喝,我要把妈妈变没”。然后痛快的都喝了。当然后面跟着的就是我陪她玩魔法变变变的游戏啦。
第二次,元宝:“我不想喝那个棕色的药水,太苦了”。
我:“可以啊!棕色的苦的药水魔法最强了,你别喝了,给姥姥喝吧,这样省得你有魔法,姥姥没有啊”。
元宝:“不行,不要姥姥有魔法,我要喝,我要把姥姥变没”。
我连忙趁热打铁:“确实有点苦,我想个办法,喝完马上给你个奶片吧”。平时奶片很少吃,哈哈,元宝欣然同意,而且主动要求喝魔法药水,不喝不行。
元宝不爱喝水,有时发烧需要喝大量水,我会说:“姥姥,可不要给元宝喝太多水,喝水后这个魔法药水就会变得越来越强,那我就太害怕了”。
元宝:“不,我要喝水,我要魔法最强,让妈妈害怕”。
陪娃玩的妈妈好神经,哈哈,可我甘之如饴。
我爱你就像......之续。
自从玩过我爱你就像......的游戏后,元宝主动玩过N次。
白天和姥姥去公园,姥姥看到公园门口的雕像:“我爱你就像乌龟会喷水”。
元宝接:“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额,这是跟谁学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