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给我们一个神奇的功能,叫做收藏。在微博、微信,知乎等等APP上都有这样的一个百宝箱。我们可以把我们感兴趣的东西放在那里。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人们渐渐习惯把用一个“收藏”将一篇精彩的文章、一个实用的技能、一副美丽的图画“漠视化”,他们满心以为这个百宝箱可以将喜欢的那一瞬间维持到永远。而事实上呢?不过是偶尔的心动,然后永远不行动。
在手机逐渐占据人的大部分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大多数人会感觉到我们实现自我的时间越来越少,也许在刚刚上学或上班之初,你定了大量的计划或罗列了n多的兴趣,但当打开手机的时候,人的拖延症越来越严重,朱自清先生曾描写时间从我们的睡眠的身体上飞过去,从脸盆旁过去,而对于现在大多数的我们来说,时间是从我们漫不经心玩手机中过去。曾看到一个学者说信息化从某个层面来说也是一种碎片化。人的专注度下降,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我们眼花缭乱、精力分散,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狼吞虎咽、一扫而过的“快餐式”汲取。例如开始所说的我们看到我们感兴趣的,我们不会马上去做,而是将它收藏,然后继续去浏览下一批迎面而来的信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真的提升了我们自己吗?完全没有。
旧语说:心动不如行动。而今我们与其熟练手机的各种收藏功能,不妨抓住心动的激情,放下手机行动起来。不要试图收藏任何心动,只有行动才能把它变成挚爱。
人生的梦想不是收藏起来的,而是依靠着矻矻穷年、探骊得珠而成真的。
PS:今天在微博上发现了一副很好看的画,说是给初学者练习的,本来打算收藏起来,但转念一想,自己收藏的种种其实最终自己再也没看过,于是熬夜涂涂画画。虽然不怎么好看。但是至少我曾为心动而行动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图是这样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