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 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迎新班六月主题“谁是谁的宝贝”主题写作。
玲玲的这个体检啊,好像已经有两年没有做了吧。
还记得结婚以前,她可是雷打不动的一年一检,非常有规律。现在结婚了,有孩子了,反而对自己无所谓了。那会儿她怀孕,大家说“产检等于大型体检”,就不用再去体检了,所以她妥妥地懒惰了三年。可是现在三年三年又三年过去了,她的第二个孩子都要读小学了,她的体检还是有一年没一年地佛系进行着,着实不妥。
昨天玲玲在给孩子买牛奶的时候,偶然刷到某东会员的一个活动:“常规体检免费”,她点进去才猛然想起自己已经好几年没有进行过体检了。这么多年,她当妈又当爸,还在职场上忙得不可开交。在为生活绞尽脑汁的路上,有家庭的牵绊,有工作的阻挠。不能怕,回头看看,路上只有她孤身一人,除了自己,别无能求,她还能不拼尽全力吗?
毕竟没有“谁一定是谁的宝贝”,如果连她都不宝贝自己,还能指望谁会爱她呢?是旨意那个四年级还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的女儿?还是期望那个将要上小学仍然每天拿个奶龙毛公仔的儿子?抑或那个懒得像她第三个孩子的巨婴老公?身体和健康是自己的,别人就算是多么关心,也不能代替她生病受苦。这么一想,玲玲觉得自己很可怜。确实是时候要好好关爱一下自己了。玲玲打开app,在上面就是一顿疯狂操作。
确认,付款,预约,一气呵成。昨天买,今天就来体检了,不耽误一点时间。
体检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前一个晚上8点后开始不能吃喝,连水都不行。于是玲玲准时在8点就刷牙洗脸,屏蔽一切诱惑。12个小时不吃不喝,她以为很容易达成,结果最后那是心痒难耐。每天晚上,玲玲都是十二点左右才上床睡觉,这天晚上其实应该更早休息才对。可是手机跟玲玲的手像有强烈粘体胶一样,怎么都不肯分开。那两根手指就像设定了固定程序的机器,每次玲玲看完一个视频想要停止对的时候,那两根手指都会不听使唤地再滑动一下。每滑动一下,她就又会花费几分钟在哪个视频上。
有时候连她自己都不直到自己究竟在看啥,因为那些所谓的“视频”“直播”都是相当没有营养。玲玲知识机械地不断重复着同一个动作,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几个小时就不知不觉流失了。玲玲的i舅舅是个警察,平时的印象难免刻板,非常严肃。可有一次玲玲发现,她的这个舅舅居然对着手机傻笑,而且一看可以看三四个小时……都说现在是短视频经济,想不相信都难。
以前做体检,防止自己晚上吃东西的绝招就是:早点睡。只要睡着了,就什么事都没有。但是这一次不知道是不是她自己有心理作用,晚上翻来覆去就是好久都睡不着。不仅睡不着,还经常想喝水,她得用很大的意志力才能保持自己不出去拿水喝。就这样,玲玲不吃不喝坚持到了第二天早上。
第二天一早,玲玲就来到了体检中心。快速做完空腹的抽血彩超项目后,她就开始了疯狂的喝水模式。以前能让她随便喝水的时候她不懂珍惜,常常都会因为工作忙碌而忽略喝水,或者情愿点外卖都不肯走两步去茶水间装水喝,在体检中心,只有白开水,还是温的,玲玲拿起杯子就连续喝了三杯。不愧是:“生命之源”,玲玲从未觉得水是这么好喝,这么珍贵的。
现在科技日新月异,ai技术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体检,医疗项目也有智能化的身影。首先玲玲再不用盲目地到处去排队,智能程序会告诉她什么时候去哪里排队是最少人的。玲玲只要拿着一部手机,就能有一个私人导航,指引她去完一个项目再到另外一个项目。
折腾了一天,终于在两个小时后完成了所有项目。玲玲发现每次做完体检,她都能对某些医学名词和指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之前体检时认识了幽门螺旋菌,这次认识了子宫囊肿和TCT……每体检一处,该处的医生就会跟玲玲科普一些知识,让玲玲又惊又怕。
玲玲曾经听别人说,没事尽量不看医生,因为没有谁,可以哪个身体是躲得过医生和仪器的检验的,玲玲也不例外。一天的体检结束,晚上就看到各项检查结果。映入眼帘的是一堆不明觉厉的词语:“TCT”“甲胎蛋白”“癌胚”“心肌酶”“二尖瓣反流”“囊肿结节”……看得她是又惊又怕。24个大小项目,9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异常地方,这个频率是相当高了。回想起自己每天晚上对着孩子的声嘶竭理,平时对着丈夫的震天怒吼,她真想给自己扇两个巴掌。
老早就知道“生气”对身体不好,不过玲玲每次遇到生气的事情总是忍不住。她是一位妈妈,同时也是一位老师,两个角色都是高危职业,不管她怎么告诉自己得和颜悦色,但是那群熊孩子总有办法把她气得半死。
检查的结果有病变的危险,医生建议她半年复检一次。此刻看着手机屏幕的玲玲,多想告诉自己,为什么不能好好爱自己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