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锁麟囊》就知道程砚秋,好像他只会唱一出《锁麟囊》。
程砚秋,自成一派,世称“程派”,尤以唱腔独特著称,高低沉浮,细若秋空游丝,幽若花下名泉,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代表剧目是《锁麟囊》。
《锁麟囊》是一九三七年程砚秋请翁偶虹写的本子,通过薛湘灵的身世沉浮借以表现世态炎凉。程砚秋希望唱词用长短句,能更适合自己的行腔,翁偶虹果然把唱词写得极像宋词元曲:
在轿中只觉得天昏地暗,耳听得风声断、雨声喧、雷声乱、乐声阑珊、人声呐喊,都道说是大雨倾天。
那花轿必定是因陋就简,隔帘儿我也曾侧目偷观:
虽然是古青庐以朴为简,哪有这短花帘、旧花幔、参差流苏残破不全?
轿中人必定有一腔幽怨,她泪自弹、声续断,似杜鹃,啼别院,巴峡哀猿动人心弦,好不惨然!
这样的句子原来京剧中是没有的,京剧的唱词多是七字和十字。
一九四零年,程砚秋和梅兰芳在上海唱对台戏,连演九场《锁麟囊》,场场爆满,第十场改戏,观众不从,继续唱《锁麟囊》,第十一场的时候,出现了程砚秋台上领唱,台下观众合唱的局面。
演出结束,徒弟替程砚秋在银行存了二十八根金条。
这次对台戏以后,程砚秋的人气似乎略胜梅兰芳。
艺人作戏谋生,要有座,要有人气,竞争是少不了的,但是,程砚秋在做人上也非常讲究,他曾拜梅兰芳为师,其后不久,就在人人都说程砚秋要超梅兰芳的时候,在梅兰芳的寿宴上,程砚秋又恭恭敬敬地行三叩九拜大礼。
程砚秋最早的老师是荣蝶仙,学习旦角,荣蝶仙课徒要求甚严,动辄打骂,程砚秋家境贫苦,少有欢容,荣蝶仙觉得程砚秋不适合学花旦,于是就让其专攻青衣,就是老旦。后来,程砚秋的成就证明荣蝶仙的决定是对的。
大名士罗瘿公欣赏程砚秋,帮助他早早出徒,转投京剧通天教主王瑶卿为师,王瑶卿发现程砚秋嗓音独特,在发声训练上因材施教,终于,形成了今天我们能听到的这种程派唱腔。
程砚秋原来叫程艳秋,名字是罗瘿公取的,里面有和梅兰芳争锋的意思,成名的程砚秋为自己改名:程砚秋。意思是:砚田笔耕秋自收。程砚秋很喜欢读书,写字,也打得一手很好的太极拳。
旧时演员多自轻自贱,别人以“戏子”目之,自己也自甘游戏,程砚秋很自尊自重。到王瑶卿家学戏,多是夜里去,路经八大胡同,程砚秋宁愿多绕一里路,不取纷扰。王瑶卿本对程砚秋不甚尽力,但看到程砚秋如此人品,也很佩服,于是倾囊相授。
程砚秋在舞台上风情万种,在舞台下,尤其是在女宾中,眉不轻扬,目不斜视,布衣长袍,沉静如一书生。
当时的戏迷评价:梅兰芳妩媚如妇人。尚小云倜傥如贵公子,程砚秋恂恂如书生。
程砚秋的五世祖曾是满清相国,地道的八旗子弟,只因家道中落学戏谋生。程砚秋本人好学,罗瘿公又督促他学习诗词,书画,剑术武术,电影音乐等,故而,程砚秋的书卷气很浓,诗词书画都能拿得出来。
罗瘿公是一个大文人,因为对文化和人才热爱,愿意尽力帮助程砚秋,这样的人很多,罗瘿公死后,李石曾等人继续像罗瘿公一样帮助程砚秋。梅兰芳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为他们写剧本,艺术指导监督,演出运作。
程砚秋是一个大个子,初见的观众往往疑惑:这么大个的旦啊?随着程砚秋千回百转的唱,一颦一笑地演,慢慢地,只觉得台上是一个沉稳内敛,识尽炎凉的妇人。
在程砚秋的日记里,不断地出现“人生是大苦事,一切尽如梦幻”这样的话。
程砚秋的日记很详细地记录着自己的日常和内心,他是一个自责很严的人,比如某日说话不妥,他会很自责。大家谈论俞振飞绯闻,他说了一句“陈太太可以名正言顺了”,后来觉得不妥,日子里很自责。与某人约,失约未到,他事后道歉,又提两瓶四十年的法国葡萄酒前去登门道歉。
程砚秋是酒嗓,越是抽烟喝酒,嗓子越好。拍电影《荒山泪》,导演吴祖光劝他少抽烟喝酒,程砚秋一笑,说,嗓子好,抽烟喝酒也不怕,嗓子不好,不抽烟不喝酒也没用。
日本人来时,梅兰芳避居上海,程砚秋到北京西山种地去了。
四九年以后,西山下的这片地还有程家花园,有些房子被官员住了。
一天,程砚秋前来调嗓,一位警卫员出来,说首长睡觉。程离开。
上午又来,警卫员又出来,说首长睡觉。程说首长什么时候醒啊?
警卫员说,你下午吧。晚上开戏,下午调嗓绝对不行。
后来那位首长知道这件事,说叫警卫员问一下,调嗓是是谁。
程砚秋见问,就说自己叫程砚秋。那位首长说,我是你的戏迷,我叫任。弼时。我最喜欢你的《锁麟囊》。程砚秋说不让唱了。
解放以后,程砚秋的很多剧目都不让唱了。
程砚秋送给任一张《锁麟囊》唱片。送唱片那天,首长家四门大开,高接远迎。一九五八年,程砚秋死了,他的子女没有一个唱戏的。早年,他学戏吃了很多的苦,发誓不叫子女学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