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周生如故,故事的开头是为家国征战沙场的小南辰王,故事的结尾是周生辰剔骨。自古帝王无情,周生辰一生都在为中州征战,最后为他收尸的却是他国皇子。何其讽刺!
周生辰乃是赫赫有名的小南辰王, 色授魂与,情迷心窍,时有美人,宜家宜室。他与时宜的爱情也是让人心疼的。两个相爱的人却不能在一起,也不能言说,只能将爱埋藏于心底。
其中有一个情节是周生辰遭受剔骨之刑。他用刑三个时辰,时宜便难受了三个时辰。而这三个时辰里,周生辰没有吭一声,也展现出了他身为将军的傲骨。
作为一个将军,他心中的大义让他无法去儿女情长。他的一生都在为了中洲,为了百姓。所以他给时宜写的血书便是“辰此一生,不负天下,唯负十一”。
这部剧的亮点在于它跳脱出了一般的古言剧。这部剧让我感受到古代女子地位,大户人家的那种克己守礼,中规中矩。而之前的古言剧剧情大多是爬墙外出,在街上撞到人然后开启自己的人生之路,诸如此类。
可是在古代,这种情况是很少存在的。古人非常重视礼仪,强调三纲五常。未出阁的女子是不能随意出门的,越是大户人家的子女,规矩越多越是繁琐。若要说男扮女装,只有唐朝前期是妇女着男装的盛行时代。古人的传统观念,把男女服装绝对分开,不得掺杂、逾越,否则将要遭到谴责。男女装混穿,在正统的观念里是严重的政治问题,而不是生活小事,更不是个人兴趣的事情。因此我在一些古言剧中看到女扮男装的戏码,并不是很理解。
《周生如故》也算是众多古言中的清流了。周生辰与崔时宜两人,一个为了天下放下抵抗,一个为了家族甘愿入宫。试想一下,周生辰有那么多对他赤胆忠心的将士,那么多愿意随他的老臣。若是他愿意颠覆王权,或许他就不会死了吧!可他从未想过,在他被冤枉叛国之时,甚至在他被赐剔骨之刑,都有许多大臣愿意随他奔赴黄泉。可见,周生辰在他们心中是何等的存在。
他戎马一生,却死在自己拼命守护的土地中。他和他的将士们,每一个都是赤胆忠心,却被冠上叛国之名,他为了将士,放下手中的刀,心甘情愿受剔骨之刑。
《周生如故》这部剧展现了将士保家卫国的恢宏志气,也体现了古代女子的身不由己,背后的家族束缚。整部剧最大的败笔就是时宜救城的情节,救城不成反被救,尤其是时宜与周生辰拥抱的情节。古代女子非常注重礼节,男女授受不亲,况且时宜与周生辰乃是师徒关系,要敬重长辈,从时宜刚拜师时便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注重礼节的人,因此我认为两人拥抱的情节不太妥当。
这部剧还是挺不错的,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