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概念
心理账户:人们会根据金钱的来源、存放方式和花费方式的不同,在心理上自动把钱分类放入不同的账户,赋予不同的价值,专款专用。而不是像会计记账一样,把所有收支都计入同一个账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正是这样做的。工资收入划归到「辛苦钱」账户,把年终奖视为额外的恩赐,放入「奖励」账户,买彩票中奖,放进「意外之财」账户。
在支出每个账户里的钱时,算账方式各异,心理感受也完全不同。
辛苦挣来的钱,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地开销,还要存一部分。意外之财,则可以慷慨地消费享受,花个精光。
大钱小花,小钱大花。
但实际上,不管钱从何而来,都是一样的,每一分钱都应该被平等对待。
一些场景
抢红包:微信的出现,重新定义了红包。假如你走在路上,看见1块钱,不一定愿意弯腰去捡。但抢红包时,三毛五毛就让人很兴奋,超过1块就算一笔巨款,抢得不亦乐乎。
正是因为抢红包的互动性、娱乐性,在参与过程中的满足感,使得我们对抢红包的心理账户大过其他账户,抢红包得到的1块钱比路上捡的更值钱,更让人愉悦。
商品营销:商家擅长宣传,本来消费者觉得这件商品属于「生活开支」账户,一听宣传引导,放入了额度更高的「情感」「情怀」账户,好吧,再贵也买。
200块一盒巧克力,自己吃当然不便宜,可是送给爱的人,浓浓爱意纵享丝滑,买了。2000元一双球鞋,我们卖的不是鞋,是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买!
购物支付:买东西付钱时,从钱包掏现金,亲眼看着钱花出去,有些商品你可能会觉得贵了,会再考虑一下。如果改用信用卡,相对感觉不到现金的流失,似乎这笔花费没那么贵,心疼程度低了很多。
这是因为,刷卡会让你觉得是在使用「卡费」这个账户的钱,而不会意识到是「购物」账户的钱。
投资理财:股市大涨让许多人赚了钱,即使随后行情出现风险,投资者仍会盲目追涨,觉得就算赔了也无关痛痒,反正这并非辛辛苦苦赚来的钱。
而且,就算选择卖出,也大都愿意先抛掉损失较少或者还赚钱的股票,认为不管怎样,自己的选择还是赚钱了,在心理上寻求一种安慰。对损失严重的股票,则置之不理或继续买入,觉得迟早会涨,却往往事与愿违。
孝敬老人:作为子女,你可能经常会给年迈的父母给钱,让他们自己买需要的东西。如果一次给的数目较大,老人会把这笔钱放入「储蓄」账户,往往舍不得花,存起来。
如果增加给的频率,降低每次的数目,老人觉得钱不多,属于「零花」账户,反而会用于日常开支,这样,你的孝心就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一点总结
对于「心理账户」,地产界的哲学家冯仑有着这样的见解。
他说,人的一生有三个钱包。第一个是现金或资产,多数人每天都在算这个。第二个是信用,别人口袋里的钱你能支配多少。第三个是心理钱包,不同处境、状态下,人对钱的感觉也不一样。
最明智的做法是:守住第一个钱包,放大第二个钱包,调整第三个钱包。
调整的意思是,钱是等价的,一元钱永远是一元钱。对不同来源,不同时间,和不同数额的收入要一视同仁,做出一致决策。
然而,正因为心理账户的存在,我们总是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学常识和计算法则,做出非理性的行为。
虽然我们总是提醒自己,要理性。实际上。理性真的太难了,太耗神了,与其追求理性认知,人们更愿意获得情感的满足。
无论何时,情感体验最重要。商家不是总在教育我们「开心最重要」吗?
图片作者:The Digital Way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