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与思考者最后的浪漫
一、
在《流浪地球》即将下架之际,我完成了三刷。每隔一段时间回看,总会有不同的体会。尽管如此,心里还是保有一丝庆幸,原因有三:一是因为春节不上课,二是因为太阳没爆炸,三是地球还在转,谢天谢地。
故事背景很简单。
太阳消亡进入倒计时,人类决定以地球为飞船,飞向比邻星的新家园,总结起来就是六个字:时间长任务重。
按照小说设定,从地球原本轨道到比邻星新家园,总时间长达2500年,是一项要100代人才能完成的宏大计划,一共被分为五个阶段:
刹车阶段:凭借赤道上的“行星发动机”的巨大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
逃逸阶段:全功率开动行星发动机,使地球加速驶出太阳系;
先流浪阶段:利用太阳和木星完成最后的加速,驶向人类选定的新家园“半人马座比邻星”;
后流浪阶段:驶出太阳后,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开启,利用500年时间将地球加速到光速的千分之五,然后滑行1300年;然后掉转发动机,利用700年进行减速;
新太阳时代:地球进入比邻星轨道,成为比邻星的卫星。
严格来讲,这部电影的实际内容与原著关系并不大,电影故事情节的核心,即地球经过木星,在原著中所占只有千余字。
所以说,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是在沿用原著世界观架构的基础上,将这些已有的文字打碎,并进行二次加工、填补、扩充,选择聚焦在几处细节上,最终为我们编出的一个新故事。
将郭导演为我们编的故事称为科幻故事,在我看来只能在及格线附近。
一个科幻故事,其关键内核,也是其魅力之所在,就是它本质上是一场基于传统与当下的思想实验,指向未知的未来,无论最终得到的结论是生存还是毁灭。
这样一种思想实验,注定只会发生在当下,发生在我们这群存在于当下时代的人身上,在我们这个时代之前,人不是这个样子;在我们这个时代之后,人还是一个未知数。
对小说而言,天马行空的想法,仅仅能使人眼前一亮,真正构成小说价值与意义的东西,是对人与人性的思考与回答。
换句话说:这场思想实验,必须依托对“人究竟是什么”“人究竟能够过怎样的生活”等等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才真正意义上具备文学的力量。
如果真的去追究带地球去流浪的科学性细节,例如停止转动的地球会不会对两极磁场产生影响,地球为什么在流浪过程中还能维持球体形态而不是由于惯性成为一个“雪糕桶”形态,木星上氢气与氧气的混合物点燃是否真的能产生足够的动能推动地球摆脱木星的刚性洛希极限等等,必须承认确实存在不少合理性问题。
但是并不妨碍《流浪地球》是一部好的国产电影(例如《星球大战》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背景下,仍会出现两个黑武士拿着激光剑打斗的场景一样,这种不合理之处并不会否定星战所具备的影响力)。
二、
回到电影,在故事的叙述上,影片多少还是继承了刘慈欣的一贯风格,也就是被他本人称为“宏细节”的手法,即有科幻作家倾心的宏大视角,也有读者们喜欢的细节聚焦。
电影也是这样,往往越是严重的部分,越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岩浆吞没杭州,电影前半程主角们的所有努力化为泡影,没有细节镜头;
饱和救援,宣告前往赤道地区的重启发动机提前结束,同样没有细节镜头。
另外,在电影从17年后故事正式开始直到点燃木星计划开始以前的情节安排是相当紧凑的,几乎是被赶着走,以至于主角们性格显得过于单薄,在态度发生转变时也有些突兀,缺乏相对具体的过程,也难以体现出人性本应具有的厚度。
这一点是影片中饱受诟病的地方。这也是“宏细节”对电影的影响:
在宏大的历史面前,人性被化约为简单的单子,庞大的数量令其厚度被无限压缩,只留下不同的结果昭示着一段段或可歌可泣或平凡庸碌的历程曾经在某处时间空间下发生。
相比之下,《星际穿越》则通过刻画女儿从坚信到产生怀疑,再到重新相信这一心路历程,则是科幻片中体现人性厚度的典范。
二者很难分出优劣,前者注重的是人性的结果,后者聚焦人性的过程,导致前者展现出人性的多样性,后者表明人性的复杂性,各有特点。
在《流浪地球》原著中,名义上的主角实际上只是历史的见证者,他没有性格,是常人,是大众,是几十亿平平无奇的普通人,与原著不同的是,电影中的主角们被赋予了性格,成为一个个有性格的普通人,这一点我理解为出于影片需要,尽管看起来并不成功。
三、
在我看来,同样是以灾难作为背景,《流浪地球》比《星际穿越》更加符合科幻片的要求。
作为一场思想实验,灾难性质科幻片的核心是:面对无力抗衡的灾难,人会如何选择,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而不是面对灾难,人类会以怎样的方式展现出希望、勇气和爱。
但是,如果与原著相比,《流浪地球》又显得不够科幻:
它仅仅聚焦在前往杭州救援、点燃木星计划、和领航员号点燃最后五千公里等几个点上,对于人性多样性本身地展现还远远不比原著,也就是说,既没有展现人性的厚度,人性的多样性展现的也差强人意。
但总的来说,作为一部全国产特效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中国科幻电影历程上算是踩出一个相当深的脚印。
一部好的电影,并不企图构造并向观众输出某种想法,而是通过纪实般的故事情节,令观众在影片中发现自己的影子,有所代入,有所感悟。
这个角色不是带着爱与希望莅临的救世主式英雄,也不是灵机一动一拍脑袋就能戏剧性拯救世界的机灵鬼,不是完全诉诸于未知力量救赎的祈祷者,更不是凭借一场演讲、一次振臂高呼就能轻而易举将全世界人民凝聚起来的神话人物。
而仅仅是现实中随处可见的平凡个体,是不顾一切想要生存下去的我们。
在影片最后,与其说韩朵朵的演讲唤回了逃亡中的人们,倒不如说是那布满整个天空的木星,迫使人们做出抉择:选择逃避还是选择再努力一次。
总结起来,影片讲述的事实并不高大上: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收获成功,不是所有的失败都已成定局,如果人类真的需要被拯救,那必定不是只靠着谁的一腔热血和爱情激情就可以完成。
在领航员号的总操控室上,刘培强曾与联合政府发生过这样的争执:应该选择领航员号上带有的人类基因,相信人类的火种不会熄灭;还是应该选择地球上活着的人,做最后的努力。
影片的结尾,地球上的人们活了下来。
此时我们才意识到:人一定要活着,活着才有无限的可能。也同样因为那无限的可能性,方知:奇迹原来真的如同钻石般珍贵。
而这也是大刘的一贯作风,作为一名思考者隐藏起来的最沉重的浪漫:以彻底悲观的视角正视人与人性深处无比的黑暗,却又相信奇迹与善终会散发光芒。
最后用罗曼·罗兰的一句话做结尾:
Il n’y a qu’un seul héroisme au monde: c’estde voir le monde tel qu’il est, et de l’aimer.
(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它)
最后补充一句:如果说真的要选一部电影来展现中国文化精髓与精神内核,《流浪地球》显然比《战狼2》更适合。